2010-03-13 台中市到台北永和

DSC_2354.JPG
路思義教堂 – 教堂的造型彷彿是
雙手合十祈禱的模樣

依稀記得第一次單車環島前,和小花某次的閒聊中,得知她是東海大學畢業的。自從畢業後,鮮少有機會可以回母校探訪。而我對於東海的印象就是耶誕舞會、在特別的教堂裡舉行的望彌撒、在耶誕夜接近午夜十分,遠方傳來108聲清脆的鐘響。因此在第一次環島時,便規劃要到東海探訪的旅程,但那時候天不從人願而遲遲無法兌現這個諾言。現在趁著環島最後階段來實現這個小小願望。

早上起床後,站在窗邊望著遠方,看到的是灰濛濛的天空、濕漉漉的街道,看來今天可能要淋著雨騎車了!不過唯一讓人感到慶幸的是雨勢已經停歇。經過盥洗與整理裝備後,便展開今天的旅程。

DSC_2360.JPG
東海大學一隅

克服一連串的爬坡後,約莫8點抵達今天的第一個探訪的地方 – 東海大學。

DSC_2368.JPG
東海大學校內一隅

在學校餐廳裡悠閒的吃著早餐,之後便在校園內亂晃著。

DSC_2370.JPG
東海大學校內一隅

以前來到東海時,最多只到學生餐廳與路思義教堂附近。這次在小花的帶領下逛著校園,沒想到有些地方真的很漂亮!

DSC_2371.JPG
東海大學校內一隅

DSC_2374.JPG
耶誕夜午夜十分的鐘聲是由這裡發出的嗎?

DSC_2389.JPG
東海大學校內一隅

DSC_2401.JPG
東海大學校內一隅

DSC_2402.JPG
東海大學校內一隅

DSC_2404.JPG
東海大學校內一隅

DSC_2407.JPG
文理大道

DSC_2409.JPG
文理大道一隅

DSC_2415.JPG
文理大道一隅

DSC_2417.JPG
校友鐘樓

DSC_2423.JPG
理學院

DSC_2424.JPG
理、工學院的廊柱是方的

DSC_2429.JPG
文理大道一隅

DSC_2436.JPG
文學院

DSC_2433.JPG
文學院的廊柱是圓的

DSC_2441.JPG
總務處

準備離開文理大道時,天空開始飄著細雨。看著天空中厚實的雲層,當下還是決定先換上藍白拖。

DSC_2449.JPG
東海大學校門口

約莫10點初離開東海,朝著清水前進。

【台中清水】王塔米糕
DSC_2464.JPG

DSC_2457.JPG
米糕

DSC_2461.JPG

環島那麼多次,這次是第一次進入清水市區。在市區繞阿繞,為了就是找尋這裡有名的米糕。

【台中清水】喜利康自然烘培館
DSC_2468.JPG


DSC_2466.JPG
杏仁瓦片

DSC_2467.JPG
葵花瓦片

DSC_2471.JPG
很特別的水溝蓋

DSC_2473.JPG
清水市區一隅

DSC_2476.JPG
大甲鎮瀾宮

離開清水後,沿著台1線到大甲。在經過岔路口或者是轉彎路時,有時候會看見活動指引的路標。後來,才想起來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媽祖萬人崇BIKE。今年的路線與去年一樣,差別在於今年是要從嘉義新港奉天宮騎到大甲鎮瀾宮。難怪一路上只看見路線指引卻沒見到幾個車友。

廟前廣場休息時,幾位車友看見我穿著藍白拖,便詢問我從哪來?天氣狀況如何?與他們閒聊著後,才知道他們沒有參加萬人崇BIKE活動,純粹只是經過大甲打算往南騎車。

休息幾分鐘後,便離開鎮瀾宮繼續北上。快接回台1線時,突然下起大雨,便趕緊找個可以遮風避雨的地方躲雨。正當考慮是要等雨小一點後再出發?還是穿好風衣後,繼續往前騎?這時接到FranK的電話。Frank電話中說台北開始下大雨要我們騎車小心,並建議我們要不要先找個地方住宿,等到明天再回台北。看著滂沱大雨,聽著Frank建議,實在是有點心動!但隔了一會後,想到萬一明天的天氣型態跟今天一樣,這樣不就要連續兩天淋雨?幾經思考並掐指算算時間,決定還是先趕路,看看可不可以今天就直接回台北?

環島的意義在於,不論是順或者是逆境都要學著讓自己去面對未知的挑戰。從這些過程中,去了解自己不足的地方,去發掘未知的潛能。重要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每天都有每天的行程,就算是下著大雨,也知道淋雨的滋味不是很好,但仍是要按著既定行程走。

穿好風衣,做好防雨措施後,便繼續北上。

或許淋雨淋到變得毫無知覺,雨勢不知道從什麼時候,由大雨變成小雨,之後再從小雨變成沒雨。當我們抵達白沙屯後,趁著雨勢停歇跑到拱天宮廟前,尋找攤販吃中餐。

離開白沙屯後,為了想早點抵達新竹,選擇走台61西濱到新竹。

進入西濱後,沒過多久就開始下雨,接著又加逆風的吹拂,一路上速度只能維持在20~23km/hr。不知過了多久,終於從香山切回台1,接著經過新竹車站。此時,看看時間已經是下午4點半多,再次的算算時間,如果沒有意外,應該會在晚上10點回到台北溫暖的家。

雨勢從未停歇過!尤其是經過內壢、快到中壢前,雨勢越下越大,甚至造成道路積水。為了閃避積水處,讓我們不得與大車爭道,拼命的往內側車道騎乘著。最後終於在晚上9點半抵達永和,結束這趟的環島旅程。

  

GJ1
預計路程:台中市 > 台北永和
實際路程:
台中市 > 台12線 > 清水 > 台1線 > 桃園 > 110縣道 > 三峽 > 樹林 > 土城 > 中和 > 台北永和

車行時間:8時47分55秒
里程:181.04公里
平均速度:20.5 KM/Hr 
最高速度:50.5 KM/Hr 
總里程數:6782.7公里
累積總里程數:16782.7公里

環島累積里程:1147.79公里

活動時間:0700 ~ 0900 東海 / 1100 ~ 2130 台中大甲到台北永和
(1000 清水 / 1100 大甲 /
1926 八德桃鶯店 全家便利商店)

路線:

美食地址:
【台中清水】王塔米糕
台中縣清水鎮北寧里中興街30-1號
TEL:  04-2622-3299


【台中清水】喜利康自然烘培館
台中縣清水鎮中山路333號
TEL:  04-2622-4134

2010-03-12 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到台中市

DSC_2187.JPG

來到阿里山,自然不能錯過『阿里山五奇』日出、雲海、晚霞、神木與森林鐵路。因為88風災的影響,森林鐵路嚴重受損,因此想看日出與雲海,算算時間必須在凌晨34點起床。之後,再以徒步或騎乘單車的方式到祝山。而一想到天氣這麼冷、又要那麼早起床,就有點興致缺缺。但幸好一年一度阿里山櫻花季即將登場(3/15~4/20),割捨日出與雲海,至少還有櫻花欣賞。

清晨快6點,在飯店大廳詢問著服務人員,遊樂區裡有哪些地方可以欣賞到已綻放的櫻花?聽著服務人員的解說後,再研究著遊樂區內的地圖後,打算先探訪沼平車站,接著是阿里山工作站。並依循著『武陵農場』的模式,預計在10點前離開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為什麼要在10點前離開呢?最主要的原因是今天的路程也不輕鬆(大約150公里的路程)。到水里前,雖然是一路下坡,但之後還要從集集接到未知路況的139縣道到彰化。在時間拿捏上,算是有點緊迫。

DSC_2041.JPG
往沼平車站的路途中

從飯店住宿區騎著單車一路往沼平車站方向而去,看著道路兩旁筆直而且高聳入天的樹木,感覺自己好像被他們擁抱著,心情也變得格外的輕鬆自在。

DSC_2050.JPG
第二管制哨的小木屋旁

抵達第二管制哨的小木屋,馬上就被灑落在屋外的櫻花給吸引著。

DSC_2044.JPG
櫻花 (第二管制哨) – 1

DSC_2047.JPG
櫻花 (第二管制哨) – 2

DSC_2049.JPG
櫻花 (第二管制哨) – 3

DSC_2059.JPG
櫻花 (第二管制哨) – 4

DSC_2053.JPG
海芋 – 第二管制哨

DSC_2064.JPG
櫻花 (阿里山派出所附近) – 1

看到遍地的櫻花,不禁讓人想拿起手中的相機,捕捉她們婀娜多姿的倩影。而自己彷彿搖身一變,變成一隻蜜蜂穿梭在花叢間,為了就是能多接近櫻花一親芳澤。

DSC_2069.JPG
櫻花 (阿里山派出所附近) – 2

DSC_2071.JPG
櫻花 (阿里山派出所附近) – 3

DSC_2077.JPG
櫻花 (阿里山派出所附近) – 4

DSC_2087.JPG
櫻花 (阿里山派出所附近) – 5

DSC_2091.JPG
櫻花 (阿里山派出所附近) – 6

DSC_2097.JPG
櫻花 (阿里山派出所附近) – 7

DSC_2102.JPG
櫻花 (阿里山派出所附近) – 8

DSC_2111.JPG
櫻花 (阿里山派出所附近) – 9

DSC_2116.JPG
櫻花 (阿里山派出所附近) – 10

沿著步道繞了沼平車站一圈後,再從派出所附近的小路回到第二管制哨小木屋。

來到遊樂區裡,既然沒辦法搭小火車到祝山車站看雲海與日出,那麼就騎單車去祝山車站逛一逛、瞧一瞧都好,至少你曾經來過。但看著通往祝山林道閘門上的掛著告示牌,上面寫著『局部路段坍方,XX封閉』,當下實在有點失望。正當要折返時,突然撇見坐在木屋內的駐守人員。不甘就這麼折返,於是不死心的走進木屋,詢問祝山林道坍方狀況?    而得到的答覆是前些日子已將坍方路段的路基補好,但騎單車經過時,只要小心一點應該可以順利通過。雖然路面品質有可能不好,但至少可以通過,於是就往祝山車站出發囉!

DSC_2128.JPG
祝山林道一隅 – 1

DSC_2131.JPG
祝山林道一隅 – 2

DSC_2133.JPG
看到鐵軌,表示離祝山車站也不遠了!

DSC_2157.JPG
祝山車站

DSC_2138.JPG
祝山車站附近風景一隅 – 1

站在空蕩蕩的月台,少了遊客的點綴,祝山車站略顯得了無生氣。

DSC_2140.JPG
祝山車站附近風景一隅 – 2

DSC_2145.JPG
祝山車站附近風景一隅 – 3

DSC_2151.JPG
祝山車站附近風景一隅 – 4

離開祝山車站後,下一個景點就是阿里山工作站。為什麼想要到阿里山工作站呢?最主要是在工作站附近,有一顆著名的櫻花王。

DSC_2159.JPG
阿里山工作站

DSC_2160.JPG
吉野櫻 (櫻花王)

每當櫻花綻放的季節來臨時,這顆櫻花王都是最早開花。之後,其他櫻花也接著陸陸續續綻放。因此有人說這顆櫻花王也是阿里山櫻花季的指標。

DSC_2167.JPG
櫻花王風采 – 1

DSC_2169.JPG
櫻花王風采 – 2

DSC_2176.JPG
櫻花王風采 – 3

DSC_2179.JPG
櫻花王風采 – 4

DSC_2205.JPG
阿里山郵局

從工作站折返回飯店住宿區,經過阿里山郵局時,郵局的服務人員在階梯前正整理著攤位,擺上各式各樣的郵摺。看到這些精美的郵摺,很心動!挑選了阿里山與日月潭郵摺並結帳後,便步上階梯走進郵局,想要順便買明信片寄給自己。

DSC_2195.JPG
購買與阿里山相關的郵摺與明信片

阿里山的明信片是整套出售,沒有單獨販賣的。本來想多買幾套明信片,這樣就可以寄一整套明信片給自己,剩下的就留作紀念。可惜的是郵局裡只剩下2套阿里山明信片,想當然爾這2套明信片就成了
與小花手中的紀念品。但為了想要擁有阿里山郵局的郵戳章,而目前又沒有多的、比較特別的明信片,就只好買普通明信片寄給自己。服務人員看我買了好幾份郵摺,也知道我買普通明信片的緣由後,就走回他的辦公桌,並從抽屜裡拿出2張與阿里山相關明信片送給我與小花。

在此感謝郵局裡的服務人員,送給我們有紀念價值的明信片!

DSC_2209.JPG
寄一張名信片給自己留做紀念

離開郵局後,便趕往餐廳吃早餐。

走進餐廳發現裡面沒有半個人在用餐,一時之間還以為自己跑錯地方。詢問服務人員後,才了解已經快過了餐廳的用餐時間。幸好,在9點半前抵達餐廳,不然就只能吃小7的餐點。

DSC_2215.JPG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離開飯店,再度回到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的大門,已經接近十點。帶著有點不滿足的心情,離開阿里山。而這次沒有逛到的景點,就留待下次再來好好探訪!

DSC_2216.JPG
今天的路線是往塔塔加前進,也就是在加油站這裡左轉。

從阿里山到塔塔加這段約為20公里的路程,大致上算是很平緩的路段,在高海拔的山林中,算是很少見的。而一路上鮮少有車輛從你身旁經過,騎著單車在此慢遊著,並欣賞沿路的高山風景,實在是很特別的體驗!

DSC_2221.JPG
新中橫公路一隅

在新中橫公路拍照、遊玩的同時,巧遇一位專業攝影師 – 吳學志。他說他昨天開著車,從嘉義上阿里山時,就有看到我與小花騎著單車,一邊遊玩、一邊拍照。而今天他開車經過新中橫時,又看到我拿著單眼邊騎邊拍照。於是他興起想幫我與小花拍幾張照片的念頭。第一次有人拿著專業相機要幫你拍照,這種可遇不渴求的事情,當然是一口答應囉!

以下的照片是攝影師 – 吳學志幫我們拍的。而他的網站 – 台灣寶島影像,裡面有許多美美的照片可以欣賞。

3T5F7091--1000x1500.jpg

3T5F7119--1000x1500.jpg

DSC_2227.JPG
自忠  (台18線約97.6km / 標高2277公尺)

DSC_2228.JPG
新中橫公路一隅

不知道是不是88風災的影響,越接近塔塔加,有時候可以看到道路旁的山璧是一堆崩落的碎石,真是令人怵目驚心!

DSC_2231.JPG
從道路旁俯望鹿林神木  (台18線約102km / 海拔2350公尺)

走在台18線道上,若沒有注意到豎立在路旁、上面著鹿林神木相關簡介的看板,實在是很容易錯過這個景點。

DSC_2270.JPG
通往鹿林神木的步道

走在通往神木的步道上,樹上發出一陣稀疏聲,一瞬間從樹叢竄出一隻獼猴,並坐在步道的階梯上。起初,還不清楚牠的來意?後來,看著牠的目光朝著小花的方向而去。此時,回頭看著小花,這才了解牠在打量什麼?原來小花因為肚子餓,邊走邊吃著早上在餐廳打包的饅頭,而這位嬌客就是被饅頭給吸引過來。突然的對著小花大喊著:『趕快將饅頭藏到風衣裡!』小花或許被這吶喊聲給嚇住了,一時之間整個人愣在哪裡。就在此時,獼猴一個健步並跳躍著,便搶走小花手中的饅頭。而小花被獼猴這突如其來的舉動,驚嚇到跌坐在階梯上。

這便是『彌猴搶劫事件』的原委。

新中橫獼猴.jpg
半路遇到的獼猴

DSC_2243.JPG
鹿林神木

鹿林神木其樹種為紅檜、樹齡約2700年、樹高43公尺、幹圍20公尺(直徑6.4公尺),因位於新中橫,又稱新中橫神木,它是台灣第二大神木。

DSC_2274.JPG
玉山國家公園石碑

終於進入玉山國家公園的範圍了!

DSC_2281.JPG
石山服務站

DSC_2282.JPG
東埔山莊

東埔山莊於民國57(1968)年由林務局興建完成,其距離塔塔加鞍部登山口不到3公里(2.5公里),是登玉山的前哨住宿點。但因位處於塔塔加鞍部水源不足,故僅提供住宿,未提供沐浴設備及膳食服務。

東埔山莊聯絡電話
聯絡電話:(049)270-2213
訂房專線:(05)267-9988 / 267-9716 / 267-9388 / 267-9688
東埔山莊遊客信箱:recreate@exfo.ntu.edu.tw


DSC_2284.JPG
終於看到水里的路標

DSC_2290.JPG
塔塔加  (台18線約108.9km, 台21線約145km / 標高2620公尺)

終於看到台18線的終點,這裡也是之前參加NS的塔塔加挑戰賽的終點。看見熟悉的景物,彷彿又會到參加挑戰賽時的場景。

DSC_2302.JPG
塔塔加標高路牌

參加2次塔塔加的比賽,總是只能從別人的遊記裡,見到這塊塔塔加標高的路牌。這次趁著下滑時,刻意的減速,就為了尋找這個路牌。當看見這塊路牌的當下,心裡真的很開心!原來她就藏身在過夫妻樹後、塔塔加遊客中心前的天堂路旁。

DSC_2307.JPG
夫妻樹  (台21線約142km / 標高2510公尺)

永遠都不會忘記第一次騎乘著單車,從水里一路辛苦的往塔塔加走。當見到夫妻樹的那刻,心中湧起的那股悸動!

只要你願意,單車會帶著你去你想去的地方…

DSC_2318.JPG
剛剛經過的路段

離開夫妻樹後,便一路下滑至水里。每當經過坍塌、修復的路段時,實在是很難相信,這就是台21線。沒想到一個88風災,竟造成這麼大的創傷。眼前看到的景色,已經不是我記憶中的印象,彷彿從未走過台21線。

DSC_2320.JPG
晚一點會經過的路段

因為道路坍塌修復不易,而臨時鋪設的便道,上下起伏甚大。往往一個陡下坡後,緊接著又是一個極陡坡。在一上、一下或者一下、一上之間,實在很難拿捏要不要切換變速?

DSC_2323.JPG
回首剛剛經過的地方

DSC_2324.JPG
因88風災受創嚴重的隆華國小

DSC_2329.JPG
受創的台21線一隅

12點初抵達塔塔加遊客中心,而約莫下午3點半才抵達水里市區。看見台21受創的場景,不知道恢復原貌要等到何時?

【南投水里】謝。肉圓
DSC_2331.JPG

DSC_2333.JPG
綜合湯

DSC_2334.JPG

DSC_2335.JPG

DSC_2337.JPG
肉圓

DSC_2339.JPG

在水里市區飽餐一頓後,已經快接近4點。此時,開始考慮要不要按照原本規劃的行程,到集集後,轉接139縣道到彰化?因為沒走過139縣道,而從等高圖上來看,從集集到南投的139縣道是爬坡路段,只是不知道其路況為何?在多方考量下,決定變更路線。剛開始考慮走台3線,在從草屯切到148縣道到員林,接著沿著137縣道(山腳路)或者台1線到彰化。

但…  後來,走台3線經過名間時,心中突然想起一個遲遲未實現的諾言。因而再度改變計畫,不打算轉接148縣道,而是繼續沿著台3線走,一路到達台中市。

抵達台中市後,又沿著中港路到逢甲夜市附近,尋找今晚住宿的地方。在一番盥洗後,便散步走到逢甲夜市吃美食小吃,結束今天的旅程。

GJ1
預計路程:阿里山森林遊樂區 > 台中市
實際路程:
阿里山森林遊樂區 > 台18線 > 塔塔加 > 台21線 > 水里 > 台16線 > 名間 > 台3線 > 台中市

車行時間:8時02分05秒
里程:172.32公里
平均速度:21.4 KM/Hr 
最高速度:51.9 KM/Hr 
總里程數:6601.6公里
累積總里程數:16601.6公里

環島累積里程:966.75公里

活動時間:0630 ~ 1000 (阿里山遊樂區內) / 1000 ~ 1930 (阿里山到台中市)

住宿:980(2人房)/2人

豪客賓館  (有洗衣機,單車可攜入房間內)
台中市西屯區黎明路三段36號
TEL: 04-2701-4870


路線:

瀏覽更多照片:  2010-03-12  阿里山到台中市

美食地址:
【南投水里】謝。肉圓
南投縣水里鄉太平街3號

2010-03-11 嘉義市到阿里山森林遊樂區

DSC_1991.JPG


昨晚Frank覺得膝蓋有點不適,考量到膝蓋的問題而臨時取消上阿里山的行程。在睡前,跟他簡單的述說著要怎麼從嘉義騎回台北的輕鬆路線,因此今天就要與Frank分別了!

6點半多離開飯店並在附近的早餐店吃早餐,但這頓早餐吃起來卻帶著些許的離愁。明明說好的一起環島,但卻因為身體狀況的不允許,而不得不提前分開。與FranK雖然只有短短幾天相處,但經過這些天的同甘共苦,無形中在彼此之間也產生一股革命情感,只能說分別總是帶點感傷!吃完早餐後,再次跟Frank簡單的述說要怎麼接回台1線後,便各自踏上今天的旅程。

第一次騎單車上阿里山,是前年全國俱樂部聯賽所舉辦的阿里山挑戰賽。那時候狀況很不好,滿心盼望的是希望可以早點抵達終點,整個過程都沒有心思去欣賞沿路的風景。之後與大龍的環島旅程,本來也打算上阿里山,但那時候大龍膝蓋有點問題,而且山上又有午後雷陣雨的因素,不得不更改當天的行程。去年的88水災,又造成阿里山公路多處的坍方,使得騎著單車上阿里山的願望遲遲無法實現。在安排這次環島行程時,原先對阿里山是不列入規劃內,但在01板上看到阿里山的探路遊記後,又再度燃起一絲盼望。

DSC_1817.JPG
準備接上台18線

沿著中正路往東走(往嘉義車站相反的方向),看到吳鳳北路向右轉,接著沿著吳鳳北、南路走,就會接上台18線。

DSC_1818.JPG
轉接到台18線,距離阿里山70公里。

騎乘著單車在嘉義市區繞阿繞,看著沿路熙來熙往上班、上學的人群,臉上不由自主的流露出傻笑表情。在心中實在很難掩藏那股興奮的心情,因為終於要實現長久以來的願望騎乘著單車上阿里山。


鄒族造型的OPEN醬 (7-11新富收門市)

為了檢查胎壓,一路上走走停停的,光顧了好幾家7-11,就是沒有借到打氣桶。最後,來到新富收門市才借到打氣桶。而在大門口看到鄒族造型的OPEN醬,於是就拍張照留念。印象中OPEN醬娃娃的造型有很多款,有看過羊咩咩造型(曾經在清境看過)與阿美族造型(花蓮)。在網路上搜尋,光是原住民造型的OPEN就有4種,分別為鄒族、卑南族、阿美族與邵族。若有興趣收集的人,可能要全台灣跑透透。

DSC_1822.JPG
終於快抵達台3線與台18線的岔路口

每次經過台3線與台18線這個岔路口,心中總是有莫名的感受。總覺得它是一個遠離塵囂的分界線,跨越了這條分界線,便開始進入自己與自己對話的無限迴圈中。第二次環島時,這種孤獨的感受實在是很深刻。但幸好,這次還有人作伴!

吳鳳公園.jpg
吳鳳公園 – 台18線12km。

經過台
3線與台18線岔路口不久,就會看到吳鳳公園

DSC_1827.JPG
閩南式景觀花園

公園內的建築是閩南式建築,每面牆上有多種圓形、葫蘆形、形、八角形的通道口,是由國際建築大師漢德寶教授精心規劃。

DSC_1829.JPG
吳鳳成仁的雕像

DSC_1832.JPG
公園內一隅

DSC_1833.JPG
公園內一隅

DSC_1842.JPG
公園內一隅

DSC_1838.JPG
這個茅草涼亭,其實是鄒族分享場所,鄒語稱為HuFu。

吳鳳廟.jpg
吳鳳廟

吳鳳廟又稱為阿里山忠王祠,為二進三開兩護龍前帶軒的建築。正殿建於清嘉慶25(1820)。昭和6(1931)整修並增建拜殿、憩室與廊廡。民國68年(1979年)增建後殿與廂房,成為雙進式格局。

DSC_1847.JPG
大門上有『阿里山忠王祠』題字

DSC_1851.JPG
吳鳳廟

DSC_1882.JPG
牽手樹

在吳鳳廟前左側,種有菩提樹六株,因冠蓋枝椏交錯,看起來像是一顆巨樹。民國72年2月14日謝東閔副總統蒞臨觀賞,並命名為牽手樹。

DSC_1866.JPG
嘉義郡守佐藤房吉〈改修吳鳳廟碑記〉

碑文上的文字有點模糊,有點看不懂是在說明什麼。吳鳳廟內有好幾個石碑,若對石碑有興趣的人,可以看《再看吳鳳廟》這篇文章,裡面有很多記述。

DSC_1858.JPG
浩然正氣石碑

DSC_1855.JPG
賈景德的《重修吳鳳廟記》

DSC_1856.JPG
廟內一隅

DSC_1860.JPG
毋忘在莒石碑

DSC_1875.JPG
後藤新平的〈阿里山蕃通事吳元輝碑〉

DSC_1863.JPG
吳鳳雕像 – 後殿旁的廂房

DSC_1864.JPG
吳鳳的畫像與一些生平事蹟的資料 – 後殿旁的廂房

DSC_1883.JPG
樹木銀行 1825km

第一次聽到『樹木銀行』是前年的阿里山挑戰賽,依稀記得那時候從中山公園到樹木銀行這段路程是熱身路段。在當下一直以為樹木銀行與一般的商業銀行一樣,有斗大的招牌可以讓你識別。但直到看到計時拱門時,才知道已經錯過樹木銀行。所以不太了解樹木銀行確切的地理位置到底是在哪裡?今天一路上頻頻詢問小花,看她還記不記得樹木銀行的外觀,因為若要再次的參加阿里山登山賽,樹木銀行會是個重要地標。

樹木銀行是林務局所管轄的單位,專門從事栽植、保育與維護林木的工作。若有珍貴的老樹(樹林100年以上 / 樹幹胸徑1.5公尺以上 / 樹幹胸圍4.7公尺以上)及特殊、稀有或具有保存意義的樹木,記得與樹木銀行聯絡。說不定可以移入樹木銀行保存。 (嘉義林區管理處  聯絡電話:05-278-7006)

DSC_1889.JPG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石碑

經過樹木銀行不久,就會看到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的石碑,悠哉的邊騎邊玩,花了兩個多小時(935),終於踏入阿里山風景區的範疇!

DSC_1897.JPG
觸口社區 – 觸口,台18線34.8Km,標高242公尺。

來到觸口社區,表示在過不遠,就是準備要進入爬坡路段。

DSC_1899.JPG
地久橋

經過觸口村不久,會看到在阿里山公路一旁的地久橋。

DSC_1914.JPG
另一端的地久橋

天長與地久兩座吊橋建於日據時代昭和12(1937),落成時為了紀念天長節(日本天皇生日)與地久節(皇太妃生日),因此而命名。

DSC_1919.JPG
天長橋

想要到天長橋,就必須沿著在龍隱寺旁邊的步道往上走,大約步行5~10分鐘後,天長橋便會映入眼前。因為天長橋的橋墩遭受八掌溪溪水的侵蝕、掏空,導致有崩塌的疑慮,因而封閉入口,所以就沒有機會走到吊橋的另一端。

DSC_1922.JPG
另個角度的天長橋

DSC_1909.JPG
龍隱寺

龍隱寺座落於天長與地久橋之間,祭祀的是濟公禪師。

來到天長、地久橋與龍隱寺差不多是10點初,離中午用餐的時間還有2小時,算是一個很尷尬的時間。如果不在此用餐的話,下一個有店家、便利商店的地點就是27公里外的石桌。但此時,肚子卻不覺得餓,只好跑到7-11買點補給品帶在身上。

DSC_1925.JPG
往龍美路途中

離開天長、地久橋後,便開始準備爬坡。在抵達龍美(18線約50.8Km / 標高1029公尺)之前,要面對的是大約1516公里、坡度介於5~7%的路段。

DSC_1926.JPG
阿里山公路一隅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爬坡的因素,不到1小時肚子變得有點餓,於是找個陰涼的地方休息,順便吃點方塊酥與在觸口買的補給品。喝著冷飲、吹著涼風,又欣賞著美景,這一切真的很享受!

經過隆美後,在抵達巃頭前(台18線約59.4Km / 標高1271公尺),路況就變成是上下、上下起伏的路段。埋頭苦幹的爬了那麼長的上坡,突然看到下坡,實在是很開心的事情!

快到巃頭時,肚子又餓了!本來想要繼續吃著方塊酥,但是方塊酥吃久了,就會覺得它又乾又硬,而且水壺裡也剩下沒多少水,只好忍著不吃。本來想要一路撐到石桌,但… 

人有時候就是會不爭氣!

突然看到路旁有家檳榔攤,二話不說就跑了過去。沒想到除了賣飲料與水之外,還有賣花生仁湯。大剌剌的攤坐在檳榔攤旁邊的陰涼處,一下子就吃掉兩罐花生仁湯。看來以後帶的補給品還是要多樣化,不然一直吃相似的東西,吃到最後會變得沒胃口。

DSC_1930.JPG
因88水災受損坍方的道路一隅

從觸口一路上來,看到好幾處的道路嚴重受損,而工程人員正加緊趕工修復。每每行經施工處,總是小心翼翼的通過。

DSC_1933.JPG
阿里山公路一隅

後來,爬過一個短陡坡後,終於抵達石卓加油站。

來到加油站,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廁所,讓自己解放一下。走到廁所時,突然看到站務室旁的房間,架上陳列著嘉義縣市的名產,重點是有賣泡麵。從早上到現在都只是吃點零星的東西充飢,本來想撐到石桌市區用餐,但看到泡麵的當下,真是吸引人!而且工作人員說有供應熱水,讓我們免費沖泡,於是就在這裡來次比較長的休息。

DSC_1937.JPG
石卓 (台18線約64.1Km、169縣道約14.1km / 標高1297公尺)

石卓是阿里山公路的重要樞紐,走169縣道往南,可以到特富野部落與鄒族達邦(169縣道約34km);往北走可以到奮起湖(169縣道約14.1km)

DSC_1940.JPG
7-11石卓門市

到石卓已經下午快2點,而離阿里山還有25公里,算算時間應該可以在6點半前後抵達阿里山。在小7短暫補給後,便又繼續往前走。

DSC_1942.JPG
1866km

DSC_1943.JPG
迷糊步道

迷糊步道是連絡米洋溪與湖底的通道,全長2.3公里,其入口處約在台1866km處。

DSC_1948.JPG
迷糊步道入口風景一隅

DSC_1950.JPG
迷糊步道入口風景一隅

DSC_1951.JPG
阿里山公路一隅

從石卓到十字路約14公里的路程,坡度介於3~5%,還算很好騎乘的路段。

DSC_1952.JPG
阿里山公路一隅

DSC_1963.JPG
前方又是光禿禿的山頭

從遠處就看到有工程車在修補坍方的道路,幸好及時趕上放行時間,不然不知道要等多久?

DSC_1967.JPG
阿里山公路一隅

因為有交通管制,一路上沒有什麼車輛干擾著,只剩下我與小花爬坡的喘息聲起此彼落的交錯著。

DSC_1970.JPG
十字路 (台18線約78Km / 標高11515公尺)

約莫3點初,終於抵達十字路。而十字路到阿里山約有12公里的路程,坡度約7%,只要撐過這段路後,前路便一片光明。

DSC_1972.JPG
阿里山公路一隅

沿著阿里山公路走來,終於看見第一株櫻花! 

DSC_1975.JPG
第二處較嚴重坍方處

前方轉彎處,正在進行邊坡施工,偶而可聽見落石撞擊地面產生的巨大聲響。在等待放行時,與在一旁交通指揮的工程人員閒聊著。為了趕在颱風季節來臨之前,不得不先將邊坡上易崩落的石頭藉由工程車將它們先推落至路面後,再進行清理並在邊坡上進行補強工程。

DSC_1976.JPG
將鏡頭拉近一點,可以看到散落在路面上的大石頭。

離開石卓後,一路上沒有多作停留,趁著等待放行,那就好好休息!

DSC_1973.JPG
在等待放行時,回頭拍剛剛經過的明隧道。

約莫等了30~40分鐘之久,才通過這個坍方處。

DSC_1977.JPG
終於剩下9公里的路程

DSC_1978.JPG
阿里山公路一隅

DSC_1982.JPG
阿里山青年活動中心入口

DSC_1984.JPG
阿里山青年活動中心入口一隅

來到青年活動中心入口,也意味著剩下3.3公里,就是阿里山森林遊樂區,但此時層層雲霧也開始往下飄來。

DSC_1991.JPG
雲霧中的阿里山路標

終於又再次的看見這塊阿里山路標!

DSC_1998.JPG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大門

記得小時候有好幾年的農曆年節,老爸會帶著我們全家大小,開著貨車來個環島旅遊。記憶中也來過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的大門,但那時候不知什麼原因,而沒有進入遊樂區內,因此這次是第一次踏入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此時的心情開心又興奮,畢竟實現了長久以來的願望!

DSC_2007.JPG
阿里山車站

DSC_2016.JPG
古色古香的阿里山郵局

到飯店 Check In後,便開始逛逛商店區,順道吃晚餐。但此時的溫度約5度,實在有夠冷的!

DSC_2019.JPG
7-11  阿里山門市  標高2170公尺

DSC_2025.JPG
一路從嘉義市陪
我們上山的OPEN醬

DSC_2031.JPG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導覽圖

GJ1
預計路程:嘉義市 > 阿里山森林遊樂區
實際路程:嘉義市 > 台18線 > 阿里山森林遊樂區
車行時間:6時19
分17秒
里程:78.67公里
平均速度:12.4 KM/Hr 
最高速度:47.9 KM/Hr 
總里程數:6429.3公里
累積總里程數:16429.3公里

環島累積里程:794.43公里

活動時間:0700 ~ 1730

住宿:2000(4人房)/2人

高山青大飯店  (有脫水機,單車擺放在1F)
嘉義縣阿里山鄉中正村43號
TEL: 05-267-9716 / 267-9988 / 267-9388

路線:

 

 

2010-03-10 高雄市到嘉義市

阿公店水庫.jpg

與昨天的〝漫漫長路〞相較之下,今天的路程輕鬆許多。從高雄市走台1線到嘉義市,沿途幾乎是平路,算一算里程大約是112公里。在規劃環島行程時,小花經由新聞中得知位在高雄縣燕巢鄉與田寮鄉交界處的阿公店水庫,在年初有一條環水庫的自行車車道完工啟用,而探訪自行車車道,算是今天的加碼行程。


或許是經過昨天一整天的長途跋涉,一覺醒來Frank仍覺得他的膝蓋有點酸痛。而且對於到阿公店水庫的路線概況又一無所知,深怕會像環石門水庫一樣為上下、上下起伏的路程。經過幾番思量,Frank決定不加碼阿公店,而是沿著台1線一路北上,提早抵達嘉義市。

約莫6點半多走出飯店準備到7-11買飲料時,看到小花提著一大袋已洗好且晾乾的車衣、車褲,從對街走過來。看著小花提東西的身影,從心底湧出萬份的謝意!  回到飯店、到櫃檯領取早餐後,便回房間內用餐與整理行李。再度離開飯店,已經接近7點半。牽著單車步出飯店,由騎樓走到道路上時,便感到一股陣風從身旁呼嘯而過。原以為今天是個輕鬆的路程,但現在看來似乎又多個東北季風的考驗。

說到季風,讓我想起曾經有人問我環島要以順時針方向好,還是逆時針方向?大部分的建議為夏季時,因為西南氣流旺盛,所以此時建議以順時針方向;而冬季時,因為有東北季風的加持,此時以逆時針方向環島較好。但我認為不論是順、是逆,當你在東部或者西部時,總有一邊會遇到逆風。回顧前幾次環島,不管是夏季或者冬季,我都是以順時針方向進行。其最大的考量是環島初期,除了體力充沛外,也擁有興奮、雀躍的心情,此時從東部開始,可以挑戰北宜、蘇花並漫遊著花東、欣賞美景。到了環島中、後期,由於西半部大多是緊鄰的鄉鎮,風景較平淡無奇,而且身體累積幾天的疲憊後,較無動力繼續邊遊邊玩,此時較適合用來趕路。

上述是我的經驗談,只是我的偏好是時針為主。

DSC_1607.JPG
高雄縣橋頭鄉

在小花的帶領下,引領著我們穿越車水馬龍的高雄市區,接回台1線、沿著民族路北上。

快抵達岡山市區前,看著事先規劃的路線按圖索驥,但還是錯過了計劃要走的介壽東路(186縣道),一路來到岡山車站。在岡山車站與Frank分別後,又再度拿出地圖研究路線。幸好,在一旁排班的計程車大哥聽到我與小花的對話後,很熱心的幫我們報路。依尋著大哥的指點,很快的就接回介壽東路。之後,便照著規劃的路線走。

DSC_1608.JPG
看到燕巢鄉郵局後,記得依著路標上《中寮山》的指示,在下個路口 – 中興路左轉。

來到燕巢,第一個想到就是芭樂。沿路上偶有販賣芭樂的攤販,但當你真正想停留下來購買時,卻又找尋不到攤販。

DSC_1609.JPG
在中民路與中興路岔路口,會看到《阿公店水庫自行車道》的路標。

DSC_1610.JPG
左轉中興路後,便會經過營區。之後,在第一個路口,可以看見《阿公店水庫自行車道》的路標。

依著路標左轉便是菜寮路,往前走大約不到500公尺,便可抵達阿公店水庫管理中心。

從岡山車站到阿公店水庫管理中心詳細的路線如下:
岡山車站 > 岡燕路(看到加油站後,選擇右邊的路繼續往前走) > 介壽東路(左轉) > 安招路(過中山高涵洞) > 安北路 > 中民路 > 燕巢鄉郵局 > 中興路(左轉) > 中北路 > 菜寮路(左轉) > 阿公店水庫管理中心      單程約8公里

阿公店水庫.jpg
阿公店水庫

阿公店水庫位在高縣岡山鎮、燕巢鄉及田寮鄉交界,民國42年完成興建,是台灣第一座防洪、灌溉與給水多功能水庫,也是壩堤最長的水庫。濁水溪與旺萊溪為阿公店溪主要的支流。

DSC_1614.JPG
阿公店水庫自行車道

阿公店自行車道全長約為8公里,起、終點都在阿公店管理中心大門前。在網路上搜尋有關自行車道相關資訊,一般建議以逆時針方向環阿公店水庫,而且沿途可欣賞「阿公店十景」。由於自行車道的里程數是以順時針方向作計算,因此我與小花就以方向環遊水庫。


崗山倒影 – 自行車道里程為0.5km


左邊山頭為小崗山;右邊山頭為大崗山

當天氣晴朗水面無波時,在此可以在湖面中看見大、小崗山的倒影。

DSC_1640.JPG
長堤夕照 – 自行車道里程為1.3km

阿公店水庫擁有全台最長的長堤(2380公尺),傍晚時分可以在此欣賞夕照及吊橋點燈。

DSC_1644.JPG
對岸是燕巢尖山村的和尚庄與過鞍部落。在哪有道、教寺廟,分別為庄頭媽祖廟朝天宮(右邊)與悟光精舍(左邊)

DSC_1650.JPG
龍口吞泉 – 自行車道里程為1.9km

阿公店水庫的主要出水口有兩個,一為灌溉出水口,另一為防洪出水口。這兩個出水口皆採用埋暗管的方式,埋在長堤下方,將水排出水庫。因此在這裡看不到類似石門水庫在洩洪時,那般壯闊的場景。

DSC_1654.JPG 
此為灌溉管出水口井塔,而溢洪管則在灌溉管的右後方,其往下游接連著阿公店溪。


阿公店自行車車道一隅


水漾釣月 – 自行車道里程為2.6km

DSC_1678.JPG
煙坡虹橋 – 自行車道里程為2.9km

DSC_1690.JPG
煙波橋為連接岡山小村落 – 菜寮仔與過鞍部落的吊橋

DSC_1699.JPG
阿公店自行車車道一隅

經過煙波橋後,自行車車道的路況就變得有點不好。路程開始變成上下起伏,偶而會遇到短陡坡,幸好這段路程不長。但這也讓我想到為什麼會建議逆時針環遊阿公店水庫,因為反向過來下坡居多,因此經過這裡就需要當心注意、減速慢行!


竹林泮騎 – 自行車道里程為3.8km


樹影果香 – 自行車道里程為4.3km

晨鐘暮鼓.jpg
晨鐘暮鼓 – 自行車道里程為5.6km

鄰近的村莊叫作和尚庄,有道、佛教寺廟。庄頭媽祖廟朝天宮,其供奉神的香火是分靈,其來自北港朝天宮媽祖廟,因此每年媽祖生日時,這裡會舉辦各種廟會慶典活動。

日昇蓬萊.jpg
日昇蓬萊 – 自行車道里程為6km / 7km

DSC_1738.JPG
濁水溪 – 阿公店溪上游的分流之一 (另一為源於大崗山旺萊溪)
 
DSC_1753.JPG
荷塘曉風 – 自行車道里程為7.5km

DSC_1755.JPG
這裡是荷塘曉風附近,但不知道是不是季節已過,無法看到荷花?

DSC_1756.JPG
阿公店水庫管理心中

DSC_1763.JPG
蓬萊橋

早上在找路的時候,有看到蓬萊橋的身影,但那時候急於找阿公店水庫,所以只好在離開阿公店自行車道後,就跑來蓬萊橋拍照。

蓬萊橋現址原為蓬萊吊橋,原為『蓬萊糖業株式會社』為了原料運輸和產品輸出上的方便,於昭和三年(西元1929年)鋪設了尖山到燕巢、及燕巢到岡山之輕便鐵路(亦稱三分鐵路),共63公里長,在尖山到燕巢跨越濁水溪處興建蓬萊吊橋。蓬萊吊橋後改建為RC結構之「西燕橋」,後又改建為今之虹狀橋樑,並復名為蓬萊橋摘自  燕巢鄉援剿人文協會

回到燕巢市區已經11點半多,也該是吃中餐的時候,但是對燕巢只到芭樂比較有名,一時之間竟不知道要吃什麼好?在打算走進7-11時,突然發現在斜對面有間丹丹漢堡(印象中只在台南與高雄看過),馬上就捨棄7-11走到對面去。

【高雄燕巢鄉】丹丹漢堡 – 燕巢店
DSC_1765.JPG
9號餐 – 麵線羹 + 鮮脆雞腿堡

DSC_1768.JPG

在琳瑯滿目的速食店中,丹丹漢堡唯一有混搭賣中式餐點的。

DSC_1769.JPG
岡山車站

再度回到岡山車站已經快接近12點半,一想到大約還有100公里的路程,不得不進入趕路模式。之後,沿著台1線北上,雖然大多是平路,但逆風也是時時相伴。

下午約莫5點多經過台南後壁時,看到路邊的攤販,在架子上滿滿都是車輪餅,看得讓人忍不住直流口水。走過去跟老闆娘說要2個紅豆與1個奶油的車輪餅,只看到老闆娘仔細數著車輪餅,然後對我說只剩下1個奶油,
他的都被預訂光了。問我要不要?  
    望著架上的車輪餅,發楞幾秒鐘後,才回覆著說『要!』    雖然不喜歡吃奶油口味的,但還是帶著奶油口味的車輪餅慢慢走回環島一號旁邊,將它轉手給小花。至於好不好吃,請洽詢小花?

DSC_1774.JPG
南靖車站

在經過南靖車站時,接到Frank的電話。電話中說他已經到嘉義市,也找好今晚住宿的地方。現在就等著我們到嘉義後,在一起去吃晚餐。


太陽管與5個版本之北回歸線標誌

明明知道Frank再等的我們一起去吃晚餐,但經過北回歸線標誌時,還是忍不住在這裡拍幾張照片。

DSC_1780.JPG
北回歸線標誌

約莫快接近7點才跟Frank會合。之後,就去圓環那吃雞肉飯,順便逛逛嘉義市,也買了一盒雪花方塊酥。(方塊酥是打算明天上阿里山時的補給品)

【嘉義市】噴水雞肉飯
DSC_1793.JPG
下水湯

DSC_1796.JPG
肉丸湯

DSC_1801.JPG
(魚勿) 魚紫菜湯 

DSC_1803.JPG
雞肉飯

【嘉義市】七彩500專賣店
DSC_1808.JPG

DSC_1807.JPG
蕃茄切盤

DSC_1811.JPG

DSC_1812.JPG
綠豆沙牛乳

預計路程:高雄市 > 嘉義市
實際路程:
高雄市 > 台1線 > 岡山 > 岡燕路 > 安招路 > 186縣道 > 中北路 > 菜寮路 > 阿公店水庫 > 原路折返至岡山 > 台1線 > 嘉義市

車行時間:7時06分49秒
里程:147.55公里
平均速度:20.7 KM/Hr 
最高速度:36.1 KM/Hr 
總里程數:6350.6公里
累積總里程數:16350.6公里

環島累積里程:715.76公里

活動時間:0750 ~ 1900

住宿:900(4人房)/3人

統一大飯店  (無脫水機、洗衣機,單車擺放在1F)
嘉義市中正路720號
TEL: 05-225-2685
 

瀏覽更多照片:  2010-03-10  高雄市到嘉義市

美食地址:
【高雄燕巢鄉】丹丹漢堡 – 燕巢店
高雄縣燕巢鄉南燕村中民路591號
TEL:07-616-5019

【嘉義市】噴水雞肉飯
嘉義市中山路325號
TEL:  05-222-2433

【嘉義市】七彩500專賣店
在噴水雞肉飯創始店隔壁

2010-03-09 台東市到高雄市

DSC_1577.JPG

今天的行程預計從台東市經由南迴公路抵達楓港,緊接著再沿著台1線直達高雄市,算一算里程約有180多公里,是這次環島旅程裡比較辛苦的一天。剛開始在規劃環島行程時,有很多地方都想去,例如墾丁、小琉球與阿里山,這幾個地點都有納入規劃中。    一直很猶豫要不要在從壽卡走199縣道經旭海、滿洲到墾丁,接著再從墾丁到東港或者高雄,如此可以將原本一天的行程變成兩天,這樣也比較輕鬆些。但時間是有限的,這些計劃因此在心中懸宕著。後來,在春節期間,先行到小琉球遊玩探訪。之後,參加的瘋系列,其路線有從車埕走199縣道到四重溪、東源村、旭海、滿洲,最後經過墾丁、東港。經過一連串的事前走訪後,整個環島規劃才得以擬定完成。今天到高雄市的〝漫漫長路〞,說穿了也是為後續的阿里山,而不得不做的安排。

約莫6點半多到飯店大廳旁邊的吧台,一邊吃著飯店準備的早餐,一邊上網查詢南部天氣的降雨機率。台東與屏東降雨機率約30 ~ 40%。看見此數據讓我又聯想起上次與大龍環島,在經過壽卡時,遭遇到三溫暖的洗禮。不知怎麼的,心裡總覺得可能又會在南迴公路上遇到短暫陣雨。吃完早餐後,便回房間將行李整理打包,離開飯店時,已經快接近7點半。

DSC_1480.JPG
前往太麻里路途中

不知道從哪裡聽到的話語:『起風的時候,當風勢停歇後,雨就會隨之而來。』而今天的台東市區,風有點大,很擔心風停的那一刻,於是就拼著老命、賣力的踩踏著,一路狂奔至知本。走台11線經過知本,在連接上台9線後,此刻突然回神,想到應該要趁著沒下雨時多拍點照片才對阿,而不是拼命趕路。等到真正開始下雨,當你想拍照卻沒辦法拍時,這才是趕路的最佳時機。

DSC_1484.JPG
前往太麻里途中,遇到的第一個爬坡,坡長約1.5公里。 (台9線約397km~398.5KM)

DSC_1496.JPG
到達台9線399km後,開始準備下滑,距離太麻里大約還有4公里。

抵達太麻里市區已經8點半多,在7-11短暫停留與補給後,便又繼續上路。

DSC_1510.JPG
太麻里聖加祿天主堂

站在天主堂大門口,還在猶豫要不要進去拍照時,突然有個嬌客從天主堂一旁的廣場跑出來迎接著我們。

趁著小花正與狗狗嬉鬧的同時,去拍些天主堂建築的照片。

DSC_1505.JPG
曾顯神跡的聖母像

牽著單車步出天主堂大門時,狗狗跟在後頭,好像在送客一般,歡送著我們。隔著圍牆向正在花圃旁的狗狗說聲再見後,便又繼續金崙前進。


金崙聖若瑟天主堂

在進入金崙市區前,正好看到派出所,於是就進去借打氣筒,順便將水壺裡的水裝滿。在幫輪胎打氣的時候,不知道是哪裡有問題,將氣嘴頭插拔好幾次,就是無法很順利的將氣體打入內胎內。後來想到前面的7-11或許有打氣筒,於是就跑到7-11去。

DSC_1518.JPG
耶穌聖體小聖堂

將車子停在7-11大門前,之後便走到金崙天主堂去拍照。這次在天主堂發現新設立的耶穌聖體小聖堂。

再度回到7-11,遇到兩位騎著登山車的女車友,
悠閒的坐在
7-11大門旁的餐桌喝著咖啡。她們是從台北帶著單車搭火車到花蓮,之後再從花蓮漫遊到台東。昨晚住在金崙溫泉區,今天是第二天的旅程,她們的目的地是墾丁。在閒聊中,得知她們沒去過多良車站,於是就建議她們要不要跟著我們一起去多良車站。

DSC_1542.JPG
一邊翅膀受傷的麻雀

準備離開7-11時,不知道小花從哪裡撿到一隻受傷的麻雀。看著麻雀躺在關東煮的紙碗裡,很努力的揮舞著沒受傷的翅膀,想要展翅高飛,但卻只能在紙碗裡打轉。幾個人看到牠可憐模樣,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本來想要將牠交給7-11店員,但又怕店員沒辦法好好照顧牠。後來,想到可以將牠送到派出所去。在走到派出所路途中,發現有世界展望會的分會,於是就將麻雀改送到世展會,請世展會的志工幫忙照料麻雀。

DSC_1545.JPG
多良車站

一群人來到多良車站,卻發現車站入口兩旁的鐵網又加高,此時有兩個工作人員正在施工。詢問工作人員可不可以讓我們到月台上拍照,他們卻對著我們揮揮手,示意著我們不要進入月台。

DSC_1548.JPG

無法進入車站,就只好隔著鐵網在外面拍照,但風景仍是很美!

約莫1110幾分抵達大武7-11。算算里程數大約剩下不到10公里的路程,就要進入南迴公路的爬坡路段。從大武到達仁,就只剩下大武與尚武有7-11可以補給。雖然時間還不到正午時分,但還是先在大武將肚子填飽後,再挑戰南迴公路。坐在7-11大門口的長板凳吃著午餐時,手腳快速的Frank已經用餐完畢正準備要出發,於是就先跟他約在達仁鄉公所旁的分駐所會合。正在享受午餐的當下,在大武市區突然刮起一陣一陣的強風。此時對著天空望了望,看到厚重的雲層,心裡一直在想等等爬壽卡時,會不會遇到下雨?(上次跟大龍環島經過壽卡時,也是在南迴山區裡遇到短暫雨。)匆匆的吃完中餐後,又再次望著天空發呆。過了不久,還是決定脫掉腳上的慢跑鞋換成藍白拖。在準備離開7-11時,在金崙遇到的兩位女車友才剛抵達7-11。跟她們又小聊一會,也提醒著她們南迴山區有可能會下雨,而在爬壽卡前,記得先買好補給品。後來,預祝她們一路順利與平安後,便與她們分別。

經過達仁分駐所時,沒有看到Frank的身影,只好繼續往南迴前進。

DSC_1559.JPG
南迴公路

看著這塊《獅子 11 / 楓港 31》的路標後,就準備要開始爬坡了。進入南迴山區後,沒多久,天空就開始飄起細雨來!(很慶幸自己沒有判斷錯誤在當下也只能慢慢的踩踏著,享受這上天的考驗。偶而抬頭往向一望,可以在前面的山頭看到一棟白色建築物,這就是森永派出所(9線約447.5km)

不久,抵達森永派出所,而Frank也再此等待多時。(原來Frank誤將森永派出所當成是跟他約定的會合處。)本來想在派出所躲雨,看看雨會不會停?在等了幾分鐘後,想到已經中午12點多、還有110~120公里的路程要走,而且雨勢又沒有變小的趨勢,只好硬著頭皮,不顧雨勢大小繼續往壽卡前進。

DSC_1560.JPG
壽卡鐵馬驛站

在雨中,看見壽卡鐵馬驛站的那刻,心裡不像前幾次環島那般喜悅,反而感到很平靜。

DSC_1577.JPG
鐵馬驛站留言版前合照

在鐵馬驛站內,拿著紙巾將已濕漉漉的身體稍微擦乾。之後,便跟在驛站內的服務人員閒聊。在閒聊時,小花突然向服務人員問『壽卡』這個地名的由來。他說壽卡是在日據時代命名的,當時在驛站附近住著幾戶人家。在這幾戶住家遷移後,又經幾次地籍資料校準後,在地圖上就是看不到這個地名,但在公路局的省、縣道路標上,卻可看見『壽卡()』這個稱呼。後來,服務人員又說今天只有在驛站附近有下雨,往楓港方向、再往前4~5公里就沒有下雨了。

DSC_1569.JPG
壽卡一隅

離開壽卡驛站後,果真如服務人員所說的,大約接近草埔後,雨勢就停了。往楓港的路途中,一路上幾乎都是下坡,但偶而會遇到幾個上坡。

DSC_1578.JPG
台26線起點

記得之前的台26線的終點是在楓港7-11前、T字形岔路口,那裡原先是台1(終點)、台9(終點)與台26(起點)交會點。但現在台26線的起點往前移,而楓港7-11前就變成是台1(終點)與台26交會點。

DSC_1581.JPG
台9線終點

經過台9線終點的路標後,便會轉接上台1(460~459km之間)

當接回台1線的那刻,感到莫名的熟悉,因為在2月底的瘋300也是沿著台1線北上。來到熟悉的、台1455km處的7-11停留休息後,便又繼續北上。

由於去年88水災,造
連接高雄縣林園鄉與屏東縣新園鄉的雙園大橋斷裂,使得無法從東港沿著台
17線到高雄小港,必須在東港繞道、另尋聯絡道路到高雄市。而在規劃環島行程時,雖然大略知道要怎麼從東港繞道高雄市,但對沒走過的路不熟悉也有點疑慮,所以就規劃熟悉的台1線經屏東到高雄市,只是唯一的缺點就是必須多繞點路。後來,在環島出發前一星期參加瘋300,行經路線恰巧就是從東港走台27到屏東市。因此,就依樣畫葫蘆,當北上抵達水底寮、也就是台1與台17岔路口後,接著改走台17到東港。

進入東港市區時,天色已漸漸變暗。本來打算帶著Frank與小花去吃肉粿,但到達店門口時,才知道已經收攤,只好拍拍屁股繼續沿著台17線走。經過東港大橋後,再轉接台27往新園的方向走。雖然有經過賣吃的店家或者是攤販,但因為對那些食物不感興趣,只好又跑到在瘋300停留過的7-11吃點東西、補充點熱量。

離開7-11後,接著就往萬丹的方向前進。或許是體力達到極限,總覺得騎了很久,怎麼還沒有看到88快速道路。這種煎熬真是折磨人的意志,甚至開始在心中默算著從新園鄉走台27到屏東市與轉接88快速道路到高雄市,那一個距離比較短?經過幾番煎熬後,終於看到遠方88快速道路的高架路段。

由於對88快速道路的平面道路不熟悉,也不了解要騎多遠才會到高雄市。在台2788快速道路岔路口待轉時,詢了問騎機車的騎士,走88到高雄還要多久?得到的答覆是騎機車大約10幾分鐘經過萬大橋後,就會到高雄。後來,就沿著不熟悉的88平面道路走。大概經過20多分鐘後,經過萬大橋,抵達高雄縣大寮鄉。之後,不知道又經過多久,才看見鳳山的路標。最後經過幾番折騰,終於看到一心一路(高雄市的街道名)。來到南高雄的邊緣地帶後,就開始找住宿的地方,找了好幾家飯店,但小花對飯店不甚滿意。後來,就改由在地的高雄人小花帶路,帶領著我們找尋住宿的地方。最後,8點半多來到六合夜市,也找到小花喜歡的飯店。雖然飯店是經過小花評鑑過才決定的,但因為飯店沒有脫水機或洗衣機的關係,只好又麻煩小花,將我與Frank的髒衣服拿回家用洗衣機洗滌。

PS.  真是萬份感謝小花的善舉!

【高雄市】烤肉之家
DSC_1588.JPG

DSC_1591.JPG

DSC_1598.JPG
烤雞腿與黑輪


GJ1
預計路程:台東市 > 高雄市
實際路程:
台東市 > 台11線 > 知本 > 台9線 > 楓港 > 台1線 > 水底寮 > 台17線 > 東港 > 台27線 > 萬丹 > 88快速道路 > 高雄市


行時間:7時38
分06秒
里程:172.14公里
平均速度:22.5 KM/Hr 
最高速度:56.9 KM/Hr 
總里程數:6203.1公里
累積總里程數:16203.1公里

環島累積里程:568.21公里

活動時間:0720 ~ 2030

住宿:1200(4人房)/2人

六和大飯店  (無脫水機、洗衣機,單車擺放在1F大廳,也可攜入房間內)
高雄市新興區六合二路30號
TEL: 07-286-7161

上陞高雄站前店  (本來想住這間)
高雄市南華路231號
TEL: 07-238-0116

路線:

瀏覽更多照片: 2010-03-09  台東市到高雄市

延伸閱讀:
2009-07-28  台東市 > 墾丁 (上)

美食地址:
【高雄市】烤肉之家
六合夜市內

{愛玩東海岸} 2010-03-08 花蓮光復到台東市

DSC_1413.JPG

在規劃這次環島行程時,對於從花蓮到台東的路線感到有點傷腦筋!有環島過的旅人,通常會建議你,可以沿著台
9線,欣賞著右手邊是中央山脈、左手邊是海岸山脈的縱谷風景。或者走靠海且緊鄰著海岸山脈的台11線,欣賞一望無際的太平洋海景。更甚者是走景色優美的193縣道,抵達玉里後再轉接台9線到台東市。上述的三條路線,不論是之前的環島或者是參加自行車挑戰賽都已探訪過。這次想要來點變化,但似乎又變不出什麼東西。後來,看著全省地圖時,不經意發現從花蓮到台東之間,共有四條路線串連著台9與台11線,從北到南分別為光豐公路(11)、瑞港公路(64)、玉長公路(30) 、東富公路(23)。經過幾天的思索後,決定先從花蓮光復經光豐公路到豐濱。從豐濱沿著台11線到長濱後,再接玉長公路到安通。從安通接台9線到富里,再轉接東富公路到東河。到東河後,就再次沿著台11線一路到台東。從花蓮以類似〝之〞字型的方式到達台東,由光復算起約169公里。

DSC_2902.JPG
花蓮到台東的路線、里程

今天一大早起床、盥洗完後,便步出飯店吃早餐去。走到光復市區上的小7 – 對面的早餐店,看著牆上的餐點,除了一般中、西式早餐常見餐點外,發現還寫著魯肉飯、肉羹湯、乾麵、貢丸湯等,心裡想著這些東西通常不是中午過後才會看得到?實在感到很納悶真的會有人早餐就吃得這麼油膩嗎?    坐在Frank旁邊並四處張望著店內其他顧客點了什麼餐點…  不久,看著有些人一口氣就點2顆肉粽的舉動,感到有點怪異。心裡就想一大早就吃肉粽,難道不怕消化不良嗎?後來,也跟著點了一顆肉粽,隨後就跑到小7買杯咖啡。(咖啡 + 肉粽也是個怪異的組合!)再度回到座位時,肉粽已經放在眼前。雖然這肉粽看起來與其他地方的並無不同,品嚐後沒想到還蠻好吃的,不到一會功夫,就將肉粽整個喀光,意猶未盡的想再來一顆,但老闆娘卻說已經賣光光。一大早還沒7點,肉粽就已經賣完了,真讓我感到有點錯愕!後來,只好改點一份鍋貼填補肚子裡的空隙。在吃著鍋貼的同時,又看到店內的顧客端著一份外表油嘖嘖的乾麵與貢丸湯,迎面而來。當聞到那股香氣,緊接著目光又掃到那油亮的麵條時,心裡的小惡魔又蠢蠢欲動…  不久,桌上突然又出現一碗乾麵。乾麵的好吃之處,在於麵條與豆瓣醬和合後的口感,讓我覺得很順口、好吃。若再此時
搭配著貢丸湯,我想一定會更美味!只恨自己不是宰相,沒辦法再容納這麼多東西。

帶著滿足感回到飯店後,看著孤拎拎的單車佇立在樓梯旁。一想到經過昨天傍晚臨時雨的洗禮,環島一號像是去Off Road一般,整台車快變成黃土色。本來昨晚就想要清理,但擔心在室內清理、保養會弄髒飯店的地板,只好在出發前來清理。扛著行李走下樓後,便拿著抹布抹去車子上已乾固的黃沙。之後,再抹去鏈條上的油污,緊接著幫鏈條加點潤滑油。看似簡單的動作,卻也耗掉不少時間,等到準備展開今天的旅程時,才驚覺早已過了7點半。 

DSC_1287.JPG
光復車站

為了想要有更完整的紀錄,在離開飯店前,獨自一個人先跑到光復車站附近,同時也是光豐公路的起點拍幾張照片。

DSC_1285.JPG
光豐公路的起點

光豐公路顧名思義為光復與豐濱兩個鄉鎮的聯絡道路,起點為光復車站前,終點為豐濱國中附近,全長約19.2公里。在清朝時期,豐濱稱為貓公,日據時代改為新社庄,民國35(西元1946)更名為豐濱鄉,光豐公路早期的舊稱為貓公越道路。

DSC_1288.JPG
光豐公路一隅

DSC_1291.JPG
光復溪一隅

太巴塱部落.jpg
太巴塱部落

從光復走光豐公路跨越光復溪後,便會來到太巴塱部落。太巴塱部落屬於阿美族,而太巴塱為阿美族語,其意思為螃蟹。

DSC_1305.JPG
太巴塱國小

傳統阿美族家屋中的木柱或者牆壁上,都會被刻上各種圖騰,太巴塱部落最具代表的圖騰就是螃蟹。

DSC_1314.JPG
鳥瞰光復市區

經過太巴塱部落後,光豐公路會與193縣道共線,當看到向左轉的193縣道路標後(11甲約4km),便進入爬坡路段。光豐公路從此之後,一直到豐濱前,沿路上鮮少有住家、雜貨店,某些路段甚至連手機也無法通訊,因此在離開193縣道前,記得要檢查補給物品是否足夠?

DSC_1318.JPG
馬太鞍溪一隅

DSC_1322.JPG
光豐公路一隅

騎乘著單車在蜿蜒綿絕的山徑裡,偶而會遇到不知名的奇珍鳥獸,在天空中翱翔著。當你準備拿著相機紀錄下牠們的倩影時,卻又不見牠們的蹤跡。雖然有點失望,但心中卻仍是感到開心,至少當初規劃走這條路線是個美好的決定。

印象中,光豐公路的爬坡路段要一直到台11甲約8.5~9km之間到達最高點。之後,便開始一路下坡,途中會經過幾個急彎處,因此在下坡時仍要當心注意。

在下滑時,經過台11甲大約10.5公里處,看到有一土地公廟。在當時並不引以為意,認為只是一般鄉鎮鄰里間的土地公廟,就順順的從旁邊滑過。後來,在網路上搜尋到的資料,才發現土地公廟旁的茄冬樹,有一個神奇故事。原來當初光豐公路在開路時,這顆茄冬樹正好位於道路規劃的範圍內。每當施工單位要砍除茄冬樹時,卻因為種種原因而無法砍除,到後來只好變更原先的道路規劃,將其保留下來。之後,許多經過光豐公路的民眾,看見茄冬樹顯神跡,而在一旁興建土地公廟。

DSC_1327.JPG
光豐公路一隅

當看到令人感到舒服的綠油油稻田時,也表示快到豐濱市區了!

DSC_1329.JPG
豐濱街景一隅

來到豐濱市區,小花恰巧要到郵局處理點事情,於是也跟著到郵局晃晃,看看有沒有什麼比較特別的郵摺、郵票可以買來作紀念的。走進郵局閒晃了一圈後,讓我最感意外的是這裡有提供2010年版本的『台灣觀光交通路網圖』讓人免費索取。想到之前有拿2009年版本送給Jim與小花,於是就拿了幾本,打算給Frank一本。除了給他當作紀念外,也可以從全省道路網絡中,了解自己環島時經過的鄉鎮與路線。

DSC_1330.JPG
豐濱國中

DSC_1331.JPG
台11甲終點路標

看到台11甲終點的路標時,在心中為自己又騎完一個省道路線而感到開心。

DSC_1334.JPG
台11甲與台11岔路口 (左邊的路口是剛剛經過的台11甲;右邊的路口為台11)

在台1111甲岔路口旁的小7Frank會合後,除了休息、補給外,也跟門市人員借打氣筒與檢查胎壓。於此同時,也拿全省地圖送給Frank,並跟他解說今天到台東會經過的路線。再次看完地圖後,心中不免又開始擔心起來

來到豐濱小7已經是9點半,而依據規劃的路程,途中要再翻越2次海岸山脈,大約還有150公里的距離,不知道是否可以很順利的完成?

準備離開小7時,Frank翻起領口並要我們看看在他脖子附近是不是有過敏的紅腫?  看著他脖子上一處又一處的紅腫,也不知道是怎麼產生的?後來,回想昨晚所作過的事情後,才了解有可能是用洗衣粉清洗衣服時,沒有沖洗乾淨,導致衣服上有洗衣粉的殘渣,而引起皮膚過敏。在當下,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要怎麼處理?  幸好,在道路對面有家藥房,便過去買塗抹過敏的藥膏。後來,Frank決定不跟我與小花一起去爬玉長與東富公路,而是想沿著台11到台東。如此一來,便可以早點到台東看病與休養。

DSC_1342.JPG
人定勝天碑  (11線約65km)

在『人定勝天』拍完合照後,Frank就先出發,打算沿著台11線到台東。而我與小花則在石碑旁,繼續嘗試不同的角度拍照。

石梯漁港.jpg
石梯漁港

在往長濱的路途中,一直思索著是要按著原定路線,去玉長與東富公路呢?還是跟著Frank一起走台11到台東?想要去沒有去過的地方,但又擔心Frank獨自一個人到台東會不會有問題。這真難做抉擇

DSC_1348.JPG
石梯漁港一隅

在石梯漁港靜靜的閒晃著,心中想著為什麼想要環島的初衷?

看著石梯漁港美景,又看到在一旁慵懶且正在睡覺的貓,腦海中突然蕩漾出一個念頭只要路還在就有機會再次探索,但是人呢?  跟著不同的人環島,雖然經過相似的路線,但會擁有截然不同的樂趣。旅途中,最重要的元素不就是人、美景、美食。缺少搭檔的旅行,總是讓人感到少了些什麼,況且我們是一起邁出環島的旅程,當然也希望能一同再度步回旅程的起點。心裡想通了,心情似乎也變得輕鬆!

DSC_1366.JPG
石梯漁港全景

在準備離開石梯漁港前,撥通電話給Frank,詢問他目前在哪裡並跟他說明我們不照著既定行程走,而是要與他一起沿著台11線到台東市。後來,約在北回歸線標誌會合。

石梯坪.jpg
石梯坪

今天是平日,原以為會來風景區遊玩的人數並不會很多,如此就可以盡情的享受拍照的樂趣。但一走進石梯坪風景區,看到好幾輛大型遊覽車,心中就有不好的預感。    果真沒錯!在風景區裡,處處都被遊客佔據一方,只好仔細搜尋較好的角度與位置後,趕緊按下快門取得先機。

DSC_1378.JPG
石梯坪一隅

長虹橋.jpg
長虹橋

DSC_1390.JPG
舊長虹橋一隅

舊長虹橋興建於民國58年(西元1969年),總長為120公尺,為台灣第一座懸臂式單拱預力混凝土橋。這裡也是秀姑巒溪泛舟的終點。

DSC_1397.JPG
新長虹橋

由於通行於舊長虹橋的交通量遽增且橋齡過老,在民國90(西元2001),公路局又興建新長虹橋,總長為185公尺。

DSC_1401.JPG
秀姑巒溪一隅

望著平靜無奇的秀姑巒溪,實在很難相信在上游處,可以進行驚險刺激的泛舟。

DSC_1392.JPG
瑞港公路 – 長虹橋端入口

在舊長虹橋旁,有一條通往花蓮瑞穗的道路是花64縣道,又稱為瑞港公路,是串連著台9與台11線四條路線之一。瑞港公路是循著清朝統領吳光亮所闢的古道,逐步拓建而成。公路全長為22.5公里,沿著秀姑巒溪,依著山勢而建。若有機會再來探訪瑞港公路。

DSC_1413.JPG
靜浦北回歸線標誌

從豐濱沿著台11線一路走到靜浦北回歸線標誌,沿路上,偶而會遇到上下、上下起伏的爬坡。在克服這些迎面而來的挑戰時,腦海中一直回想著去年花東賽時,是怎麼通過這些折磨人的路段?

在北回歸線標誌與Frank會合後,也快接近中午時分。走台11線不僅比台9線平緩,也可欣賞一望無際的太平洋海景,但唯一的缺點就是比較偏僻,沿路可以吃喝、補給的地方較少。本來想要帶Frank與小花去成功鎮上吃一家不錯的牛肉麵店吃中餐,但還有大約40幾公里的路程,算一算最快也要下午2點後才能到達成功鎮。第一次覺得要找個吃飯的地方還真難,當下只能繼續往南走,看看會不會遇到店家?    很幸運的,老天爺憐憫我們,不讓我們餓太久!不一會,就找到幾家可以吃中餐的地方,不用在餓著肚子騎車。

DSC_1418.JPG
台11 – 77公里

DSC_1421.JPG
八仙洞

好幾次經過八仙洞,就是沒有多餘時間可以好好探訪這裡,只好站在路邊拍幾張照片。

DSC_1423.JPG
三間國民小學

為什麼會來到三間國小?最主要的原因是覺得這校名蠻好玩的,於是想進去校園裡參觀,說不定會發現另一個西寶國小。不過走到校門口,反而是學校圍牆上Qoo的塗鴉比較吸引我。

DSC_1425.JPG
可愛的校園圍牆

DSC_1427.JPG
三間國小操場一隅

DSC_1432.JPG
台11線一隅

看著海岸山脈上,厚重著山嵐,不知道山上天氣好不好?在心中對於無法挑戰翻越2個海岸山脈,仍感到一絲的惋惜。但希望山裡是個飄雨的天氣,這樣至少有一個藉口遊說自己。

DSC_1433.JPG
『永福』路標

雖然之前就有看過永福國小、永福宮等,以〝永福〞這兩個字當作開頭的事物,早就見怪不怪。但第一次卻看到永福』路標,讓我感到真是無奇不有。

DSC_1436.JPG
永福社區

看了這張照片後,我終於明白與了解車隊名為什麼要取作『永福IN幫幫』。住在這的人還真辛苦,每天回家前,還要爬個小陡坡作個耐力訓練。(聽說車隊名也是經過票選後而產生的)

DSC_1437.JPG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宜灣教會

DSC_1449.JPG
三仙台

這次來到三仙台,發現風景區裡的無障礙設施作的越來越好!可以直接將單車沿著無障礙設施步道,牽到八拱橋附近。

DSC_1458.JPG
東富公路 – 東河端入口

東富公路的起點為富里鄉,終點為東河鄉,全長約為46公里,途中會經過小天祥(236km)這個知名的觀光景點。(23的等高圖) 有機會再來探訪台23 – 東富公路。

DSC_1460.JPG
舊東河橋

剛走到舊東河橋時,就看到一個年約40幾歲的大哥,坐在東河橋旁的石柱路障休息。他看到我們牽著單車,便很熱情的就與我們閒聊。閒聊後,才知道他平常有在騎車,對於單車環島也有一番嚮往,這次他是與朋友一起騎著機車環島。聽到如此敘述,心中也在思考著…  當我到達像他一般的年紀,是否還會有環島的衝勁呢?或許到了那樣的年紀,有可能會像他一樣,
懶的騎著機車環島。

DSC_1461.JPG
東河橋

DSC_1464.JPG
馬武窟溪,白色的石頭為帝王石

來到東河已經是下午4點多。之後,便與著Frank與小花到有名的東河包子,吃著包子順便休息。從東河到台東剩下大約33公里,算算時間最快應該在6點半就會到達台東。但從都蘭到台東的這段路程,算是又臭又長。或許每次到這裡幾乎快接近傍晚時分且體力已達到極限,總是讓我覺得怎麼騎了那麼久,還沒到台東?看來這次也是要面臨到精神與體力的消耗戰。

DSC_1470.JPG
都蘭派出所

東部的警察局或者派出所普遍都設有鐵馬驛站,而都蘭派出所算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鐵馬驛站。在這裡不僅提供補水、打氣筒外,也有淋浴間沖澡,甚至還提供場地,讓你在此搭帳篷露營過夜。

DSC_1471.JPG
都蘭派出所旁裝置藝術

DSC_1472.JPG
綠島

今天的天氣很不錯,騎乘在台11線上還沒到都蘭前,抬頭向左望,便可以看到太平洋上有個鳥嶼,只是不敢確定這是不是綠島?後來,到都蘭派出所詢問後,才確定是綠島。沒想到綠島離台東是這麼近,天氣好的時候,就可以在公路上望見這美麗的島嶼。

終於,大約在6點多抵達台東市。

預計路程:花蓮光復 > 台東市
實際路程:花蓮光復 > 台11甲 > 豐濱 > 台11線 > 台東市
車行時間:6時28
分44秒
里程:144.03公里
平均速度:22.2 KM/Hr 
最高速度:54.6 KM/Hr 
總里程數:6030.9公里
累積總里程數:16030.9公里

環島累積里程:396.07公里

活動時間:0750 ~ 1900

住宿:1350(4人房)/3人

假期商務旅館  (有洗衣機,單車擺放在1F大廳,可上網)
台東市正氣路147號
TEL: 089-322-270

路線:

Bike route 428601 – powered by Bikemap 

瀏覽更多照片:  2010-03-08  花蓮光復到台東市

延伸閱讀:
2008-12-15  花蓮光復 > 台東市 (下)

2010-03-07 宜蘭蘇澳到花蓮光復

DSC_1264.JPG


環島時,比較關注的事情,除了有沒有脫水機或洗衣機、單車可不可以擺進房間內…  最在意的仍是天氣狀況。這陣子北台灣的天氣實在是不怎麼優,讓人不得不關心每天的天氣形態。

昨晚就一直盯著新聞台的氣象播報,一台看完接著換另一台。很想聽到天氣形態是晴天,但每台播報的結果,似乎就是不如所願。宜蘭、花蓮的氣象預報是雨天,降雨率約30~40%。一想到要在雨中騎乘蘇花公路,小花馬上就提議要不要到蘇澳新站搭火車到花蓮新城去?以『搭火車』的方式跳過蘇花公路,是常見的做法,也算是好提議。只是這樣就不能探訪東澳灣、粉鳥林漁港與蘇花公路上其他的美景。而且想到環島一號再加上行李後的份量,要搭乘火車,這就夠我傷腦筋的!    所以對於要不要搭火車,心裡面有兩方人馬一直對抗著…  在睡前一刻,還是默默祈禱著,希望只要不下雨就好。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只要是環島,每天的起床時間大約就在5點半。環島這麼多次,在這時刻起床,早已逐漸變成習慣。走出飯店準備去吃早餐時,看見略顯得灰濛濛的天空,突然感到一絲的開心,至少老天爺對我們尚好,不是以濕漉漉的天氣迎接著我們。

DSC_1132.JPG
蘇澳冷泉

再次離開飯店時,已接近7點,按照慣例的,又跑到『蘇澳冷泉』這個碑石前拍照。這次是以環島一號當作腳架,相機擺放在貨架上,東移西喬的才找個不錯的位置拍下合照。終於,又找到重份量的環島一號,另類用途。 

每天出發前,總是會對車子進行例行性的檢查,檢查的項目很簡單,看看胎壓與煞車是否正常?偶而也會拿著破抹布擦拭胎框兩側,抹去胎框上的污泥。正準備到蘇澳車站前的小7借打氣筒時,Frank的車子臨時發生狀況,後輪在轉動時,會發出怪聲音,而且煞車也有點卡卡的。經過一番觀察、檢修後,才發現原來是後輪的檔泥板支撐幅條有點偏移,導致與輪胎摩擦後,就會發出怪聲音。而且後輪快拆也沒有裝好,所以煞車才會有點卡住。經過一番調整後,終於解決車子的問題。後來,想要跟小7借打氣筒,但這個門市卻沒有提供此服務,只好另外尋覓小7借打氣筒。

拉理拉雜的處理這些瑣碎的事情後,準備前往蘇花公路時,已經快接近7點半了。第一次這麼晚才離開蘇澳,實在很憂心,不知道幾點才會抵達花蓮光復?

蘇花公路的起點.jpg
蘇花公路的起點

來到已稍微拓寬的蘇花公路的起點,當然免不了拍照留念。但也要注意告示板上,偶而會顯示交通管制的訊息。

『前方55公里處施工,8~17時,每整點放行15   看到此訊息,心中默默的計算著,大概是在哪裡交通管制?蘇花公路的起點約在台9104公里處,這樣表示在台9159公里,大約是在和平附近有交通管制。了解大略的位置,就比較好掌控時間,免得又要多花時間在等待通行上。

DSC_1138.JPG
從蘇花公路鳥瞰南方澳

騎乘在蘇花公路上,找尋著最佳觀賞的位置,鳥瞰著南方澳。或許昨天才辛苦的爬過南方澳大橋的陡坡,環繞南方澳一圈,讓我對她更加熟悉、了解。站立在高點,再次鳥瞰著南方澳,心中油然升起一絲絲的感動。

DSC_1140.JPG
蘇花公路一隅

今天的蘇花公路有點不一樣!不一樣之處,在於爬坡的同時,又多了大風的吹撫,讓人感到一股寒意。只好又再次停在路邊,穿上風衣。

DSC_1147.JPG
慶安堂 (開路先鋒廟)

從蘇澳(9104km)到慶安堂(9116.5km)大約12.5公里的路程,一路上皆為緩坡,大約要到台9114.5km的路標後,便由緩坡變為下坡。而慶安堂在一個下坡轉彎處,所以要在此停留休息時,要注意對向車道是否有來車?

DSC_1142.JPG
前方的海灣就是東澳灣

在慶安堂休息時,望著天空中厚重著雲層,又想到剛剛沿途而來,天空偶而飄些雨絲,因此不得不換上隨身法寶藍白拖。也很慶幸,這次沒有多帶些行李,相機包才得以一併收入馬鞍袋內。

DSC_1151.JPG
東澳國小 (台9線約119.5km)

每次經過依山傍水的東澳國小,看著恬靜的校園,總是讓人感到輕鬆愉快。但輕鬆的心情,一下子就被馬錶上的時刻,驚嚇到消失的無影無蹤。此時此刻已經快9點,還有約130公里的路程等著我們。稍微推估行程,以時速20km/hr來計算,光是騎車就需要花費6.5小時。若再加上休息、拍照與吃喝的時間,實在很擔心不知道幾點才會抵達今天的目的地光復。此時,心中瀰漫著一股忐忑不安的心情

東澳灣.jpg
東澳灣

或許是鋒面影響,今天東澳灣的浪濤有點兇猛。

DSC_1166.JPG

靜靜地站在海灘上,看著浪濤沖打著岸邊而捲起堆堆的浪花。看著看著,心情變得也平靜許多。出來環島,本來就是來玩的,如果因為玩興大起而耽擱到行程,那晚上就減少一點睡眠時間。

粉鳥林漁港.jpg
粉鳥林漁港

粉鳥林漁港雖然是個小漁港,但每次來到這裡,總是讓我感到很開心。在這裡可以望著藍到不行的海水,獨自發呆。或者看著靜靜坐在港岸旁、釣魚人的背影,放空自己。

DSC_1189.JPG

在粉鳥林溜達的同時,小花很興奮的說:『之前從照片中,看到漁港內,藍色的海水,還以為是事後用軟體去修飾出來的。沒想到實際的來到這,親眼見到這裡的海水,真的是藍到透徹!』


離開粉鳥林雨港後,接著要挑戰蘇花公路的第二個山頭。從東澳車站(9120km)到新澳隧道(9線約124.5km)大約4.5公里,一路皆為緩上坡。在進入隧道後,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出踏板是越踩越輕鬆,之後便是約5.5公里的下坡,一路直通到南澳去。

【宜蘭南澳】建華冰店
DSC_1212.JPG
紅豆湯

DSC_1216.JPG

在冰店與老闆娘閒聊時,聽她述說著:『或許景氣不好,或者是單車熱潮已過,今年看見單車環島的
數,與去年相較少了許多!』
聽到此,我比較希望導致今年環島人數遞減的原因是單車熱潮已過,而不是景氣的因素。畢竟會想環島的人,依舊會一步一步往前踩踏著,透過沿途的美麗風景與際遇,在腦海中鈎織出美好的回憶。

離開南澳(9130km)後,緊接著就是挑戰蘇花公路上第三個山頭。爬坡路段為台9135km139.5km 4.5公里的路程。之後,就會進入蘇花公路容易坍方,但也是最美的路段9140km147km,這段約7公里、起起伏伏的路程。

由於第一次環島與小花經過位在台9146.9km處的觀音像時,忘記要拜拜、祈求路途平安。之後,卻因為路面上的油污,導致輪胎打滑而摔車。這次再經過相同路段時,小花不時向我與Frank提醒著,等等下滑到觀音像後,一定要停下來休息,順便像觀音祈求這次環島路途,一切順利平安。

DSC_1218.JPG
漢本車站

來到漢本車站已經是1233分,在稍作休息、拍照後,便又啟程打算到和平的小7吃中餐。(在寫遊記的同時,突然發現第一次環島,來到漢本車站,在照片上Exif資訊紀錄的時間也是1233分。)

在經過澳花隧道後(澳花隧道的前身是漢本隧道),不久就會到和平小7。說起和平小7,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只要是單車環島的旅人,在這個門市除了提供單車維修保養工具與打氣筒,還讓你免費無限暢飲思樂冰,只不過今天天氣仍有些寒意,無福享受思樂冰。

抵達和平小7大約是下午1點初,突然想起早上交通管制的訊息,掐指算一算里程,大約是在附近。於是,詢問店員交通管制的狀況。沒想到聽到是個讓人開心的回覆:『今天是假日,暫停交通管制!   沒有交通管制,也就表示不用受限於放行時間,而倉促的吃著中餐。

離開和平小7後,就是要面臨蘇花公路上、隧道群的挑戰,而第一個的隧道就是和平隧道。在離隧道前約1公里時,遠遠的就可以看到公路是一路向上跑,這表示在進入隧
前,要先爬個長緩坡。更要命的是,進入隧道後,一片漆黑。在最前面的
Frank或許來不及開啟前燈,被前方漆黑的黑牆止住了去路,突然緊急煞車,導致在後面的小花與我,差點追撞上去,實在有夠驚險!
DSC_1225.JPG
太魯閣國家公園界碑9線約168.5km

DSC_1239.JPG
和仁礫灘

DSC_1244.JPG
清水斷崖

當你看到清水斷崖時,只要再通過一個崇德隧道,就走完整個蘇花公路到達花蓮。走過蘇花公路是很興奮的一刻,至少不用擔心跟在你後面是不是大型車輛,讓人感到一股解放的暢快感。之後,繼續沿著台9線,一路輕快在寬闊的公路上奔馳著。

從新城往花蓮的路途中,心裡又開始計算著里程數,到底是要沿著台9線繼續往光復走,還是切到193縣道到七星潭?  這個問題一直在心中猶豫著…    

後來,在台9線與193縣道的岔路口前停下來,望著在對面的193縣道起點的路標。之後,又看看馬錶上的時間已經是3點初,而剩下大約5060公里的路程便可到達光復。霎那間,心中湧出七星潭非去不可的念頭。於是,向在後頭的小花與Frank揮揮手,示意者等一下要左轉。

七星潭.jpg
193縣道與七星潭

從未由193縣道的起點到花蓮市,因此也不曉得這段路程的狀況,僅知道會經過七星潭、花蓮酒廠。在經過193縣道約3 ~ 4公里時,窄小的道路兩旁盡是夜總會,還好時間還早,沒有被驚嚇到!接著繼續往前走,穿越村落後,就會看到在停車場旁的攤販,這邊就是七星潭的邊緣地帶。(七星潭約莫在193縣道7~8公里處)

DSC_1259.JPG

在七星潭的風勢很強,讓人感到些許寒意,因此在吃些美食後,便又繼續往花蓮市區走。

DSC_1279.JPG

進入花蓮市區後,當然是要去吃美食。這次來到花蓮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海埔蚵仔煎。為什麼會想到這個勒?最主要是上次跟大龍來到花蓮市,也是想吃海埔蚵仔煎,那時大概是下午3點半來到攤位前。看到攤位內,沒有客人,正興高采烈的想著這次不用在大排長龍。後來,老闆卻對著我們說下午4點半才營業。      聽到老闆這麼說,只能摸著鼻子,牽著車子繼續往別處去。

而這次抵達花蓮差不多快4點半,帶著小花與Frank一樣來到攤位前。此時,攤位也是沒有客人。而老闆看到我們站在攤位前,就直接對我們說:『要520才開始營業。』      

難道我與蚵仔煎這麼沒有緣份!

【花蓮市】戴記扁食
DSC_1280.JPG
扁食湯

DSC_1283.JPG

吃完美食後,已快接近5點,而光復離花蓮大概還有45公里,算一算時間,最慢在7點半就會抵達。

一想到光復快到了,心裡就很開心!騎乘在台9線上,本來還在想或許有機會可以到東華大學拍照。可惜好景不常,快到東華大學時,天空開始下起雨來。之後,在雨中加快腳步,一刻不停歇的趕路。但在接近光復時,不知怎麼的,感覺到手指與腳掌變得冷冰冰,不論我再怎麼加快踩踏速度,仍感到寒冷。只好跟小花與Frank說,我先在路旁暫時休息一下,順便吃點東西補充體。過了好一陣子,等待身體暖和些,才繼續前往光復前進。

後來,大約快7點時抵達光復。


GJ1
預計路程:宜蘭蘇澳 > 花蓮光復
實際路程
:宜蘭蘇澳 > 台9線 > 花蓮光復
車行時間:6時33
分14秒
里程:127.77公里 (因為淋雨,碼表有點失靈)
平均速度:19.4 KM/Hr 
最高速度:44.1 KM/Hr 
總里程數:5886.9公里
累積總里程數:15886.9公里

環島累積里程:252.04公里

活動時間:0630(0723) ~ 1900

住宿:1200(4人房)/3人

東泰旅社  (有脫水機,單車擺放在1F)
花蓮縣光復鄉中正路一段146號
TEL: 03-870-1056

路線: 

Bike route 422971 – powered by Bikemap 

 
瀏覽更多照片:   2010-03-07  宜蘭蘇澳到花蓮光復

美食地址:
【宜蘭南澳】建華冰店

【花蓮市】戴記扁食

【花蓮光復】大陸餃子館 

2010-03-06 台北永和到宜蘭蘇澳

DSC_0954.JPG

曾經有人問過我,已經環島過了,為什麼還想要再去環島?
我覺得已經環島那麼多次,但在台灣仍有許多地方,還沒有騎著單車探訪過,這也是一直想要環島的原因之一。況且,可以和不同的夥伴,經由短短幾天的相處,一同體驗騎著單車到處旅行樂趣。在探訪新景點時,看到新鮮事物的興奮模樣,從心中油然而生的那份悸動,不用言語,透過彼此會心一笑的容顏,便能了解在當下的感受。在旅途中與不期而遇的車友,互相揮舞的臂膀,大聲吶喊著『加油!』,或者興高采烈的分享彼此旅途中的際遇… 

這些感覺我可是很享受著!

環島是由一個起點走到另一個終點,雖然最初的起、終點都在同一個地,但這看似原地踏步的旅程,在經歷種種挑戰後,當再度回到起點時,你將會發現心中早已悄悄的烙下許許多多的回憶,而這些回憶足夠讓你日後細細咀嚼回味。

早上的天氣很好,不像春節期間一般,天天都是下雨天。沒有下雨的天氣,對要環島的旅人而言,就是好天氣。

快6點出門,準備先到秀山國小與小花會合,之後再一起到新店捷運站旁的小7與Frank會合。到秀山國小後,久久等不到小花。撥電話給她後,她說HANA醬的前輪輪胎,在昨晚檢查胎壓時,明明很正常,但今天早上要出門時,輪胎卻已經消氣。仔細檢查輪胎後,發現原來是氣嘴根部邊緣有破洞,難怪打氣進去,馬上就一溜煙的消氣。再換胎的同時,先撥電話給Frank,跟他說HANA醬的狀況,大概會晚半小時到。經過一番折騰後,抵達新店捷運站旁的小7已經6點40多分。

環島旅程剛開始就遇到這種狀況,不知道是吉還是兇?但希望此次旅程能順順利利、平平安安。

DSC_0897.JPG
新店捷運站附近的早餐店

到達新店捷運站後,才知道Frank早已在此恭候多時。等待的感覺,總是讓人不好受,於是匆匆的吃著早餐,正式展開環島的旅程,已經是7點初。

DSC_0909.JPG
雲海國小

騎著登山車拖著厚重的行李,抵達雲海國小已經是8點初頭,第一次覺得這12公里的路程好遙遠。

DSC_0910.JPG
海倫咖啡

在海倫咖啡遇到幾個車友,他們都向騎著公路車的小花詢問,是不是在練車?打算要騎到哪裡?  看到這狀況,實在很納悶,不知道是小花將行李輕量化成功,還是…  怎麼這些車友都沒有看到在HANA醬後面加裝的貨架與行李。

DSC_0913.JPG
往坪林的路途一隅

為了拍這美景,稍微落隊一下。

DSC_0916.JPG

DSC_0925.JPG
坪林牌樓

抵達坪林已經是9點,已經很久沒有慢遊北宜。由此可知今天的行程很輕鬆,一切進度都不在掌握中。

DSC_0921.JPG
坪林親水吊橋

DSC_0922.JPG
不知道是什麼花

在親水吊橋拍完照後,本來想要到坪林小7休息與補給。但看到Frank與小花精神很不錯,而且想要繼續往頭城鄉界前進,因此就沒有在坪林小7停留。

在經過坪林小7與Frank邊騎車、邊聊天時,才知道原來Frank最遠只騎到坪林,對於過了坪林後的路況並不了解。而經過NS400K後,Frank膝蓋受傷的陰影一直存在著,深怕一時沒注意,又讓膝蓋再度受傷。於是大致的敘述北宜公路坪林到頭城鄉界的路況,讓他可以安心的配速。

約接近頭城鄉界,霧氣越來越濃。這場景讓我回想到春節期間騎著機車,在接近傍晚才從礁溪經北宜回台北,北宜路上又沒有路燈,而一路大雨造成視線很模糊。現在又看到濃霧,實在很擔心會開始下雨。

頭城縣界.jpg
宜蘭頭城鄉界

在頭城鄉界休息時,聽著騎著重機的騎士與電話那頭的朋友對話,訴說著宜蘭、礁溪現在的天氣狀況也是一片陰陰的,感覺會下雨的樣子。聽到這番話,心裡真是沉重!難道第一天的環島旅程就要在風雨中度過?

DSC_0936.JPG
蘭陽平原

後來小花撥電話給在礁溪的Emma,第一件事就是先問天氣狀況。Emma說,現在天空是陰陰的,但過了中午天氣就會變得好一點。

看著霧濛濛的蘭陽平原,心中卻祈禱著,下山之後會是一個好天氣!

在下滑九彎十八拐時,偶而可以看到散落在地面上的陽光,此時心中的大石才得以稍稍放下。

【宜蘭頭城】北宜蛋之家
DSC_0940.JPG

DSC_0941.JPG
八仙湯

DSC_0943.JPG

DSC_0944.JPG
茶葉蛋

DSC_0946.JPG

在北宜蛋之家喝著八仙湯的同時,心中一直猶豫著接下來的路線,到底是要從礁溪接到台2,還是過宜蘭後,再轉接呢?會一直猶豫著最主要是幾次環島都是走台9,從來沒有走台2到蘇澳去。這次想要試著走新的路線,但美食與風景,只能二選一,若要品嚐宜蘭美食,就必須走台9,進入宜蘭、羅東市區,而且也有機會到宜蘭縣議會拍拍照。這真的很難做抉擇!

看著掛在北宜蛋之家牆上的宜蘭地圖,一直思考著接下來的路線…

Q-Wow.jpg
Q蛙撞奶

早上11點多,終於抵達Q – WO
W。

Emma等著我們的光臨也等了很久,才剛停好車,就拿出連夜趕工製作的『環島大成功』標語,真的是揪甘心!

Emma真的很謝謝妳!

在Q- WOW與Emma、Kate與HP…等,閒話家常,順便藉機休息時,仍需為接下來的路線做出決定。

後來,決定先沿著台9線進入宜蘭市區,接著到羅東再轉到親水公園,之後再接回台2、蘇澳。

DSC_0961.JPG
礁溪協天廟

礁溪協天廟建於嘉慶9年(西元1804年),供奉關帝聖君,為北台灣最大與極具重要的關帝廟。

在協天廟對面有一個運動彩券行。聽Sarah說,之前這家彩券行有開出頭奬,因此有很多人都會特意的來到此買彩券,討個好運氣。可能我沒有好運氣,春節期間來這買彩券,卻見到烏龜。 

DSC_0963.JPG
四城車站

四城車站設立於1921年2月25日,介於礁溪與宜蘭車站之間。透過網路搜尋後,發現在四城車站附近有一個景點 – 武暖石板橋,有機會再到此探訪。

宜蘭縣議會.jpg
宜蘭縣議會

好幾次想來宜蘭縣議會拍照,但總是因為要趕路,而錯失機會。這次終於帶著單眼相機來這裡拍照,真的很開心!

冬山河自行 車車道.jpg
冬山河自行車車道

為什麼會想要走台2線到蘇澳,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要到冬山河。

冬山河自行車車道全長15公里,以冬山車站為起點(台9線附近),沿著冬山河河岸繞行一圈。以順時針為方向走,途中會經過冬山森林公園、親水公園、五結清水閘門(清水橋 – 台2線附近)、傳藝中心、珍珠社區,之後再回到冬山車站。

而我們從羅東直接接到親水公園,本來想沿著自行車車道繞一圈,但考慮到等等還要去南方澳,因此僅從親水公園到五結清水閘門,之後再接回台2線。

DSC_0996.JPG
不知道是什麼植物

DSC_1034.JPG
就是從這個路口接回台2

DSC_1035.JPG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從冬山河自行車車道接回台2後,就會看到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入口。這原本也是這次環島想要探訪的景點之一,但考量到時間與單車不好停放的問題,只好拍幾張大門口的照片,就繼續往蘇澳走。

DSC_1038.JPG

在往蘇澳的台2線上,小花突然說『她覺得她很幸運!』,一時之間不太了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繼續追問後,她才說『很慶幸這次環島的路線是走北宜,不用像大龍那麼辛苦的要爬過雙泰,經大溪、頭城到蘇澳。』

我只能不好意思的說:『大龍,您辛苦了!』 

DSC_1041.JPG
蘭陽隧道

行經台2線,在通過蘭陽隧道後,就會抵達蘇澳港。

本來想要先到蘇澳車站附近找好今天住宿的地方,待解決住宿問題後,再以輕裝的方式探訪南方澳。但又想到曾經看到別人的環島遊記敘述著,在南方澳的南天宮有香客大樓可以投宿,而且住宿費比較便宜,所以就直接扥著行李遊南方澳。

DSC_1050.JPG
蘇澳港

南方澳大橋.jpg
南方澳大橋

DSC_1052.JPG

好幾次行經蘇花公路,每次往南方澳一望,南方澳大橋總是第一個映入眼前,讓人很難不注視著她。這次終於一嘗夙願,來到南方澳。

這次先走南方澳大橋,以順時針方向,遊覽南方澳。

豆腐岬.jpg
豆腐岬

沿著海岸線與大山間有一處景致奇美的小海灣即是「豆腐岬」,豆腐岬的形成是由一陸連島和連島沙洲連貫而成的地形,又稱為沙頸岬,其地形呈孤狀,凹槽面向海洋,是台灣海灣中少見的奇特景觀,因狀似豆腐,故稱豆腐岬。

DSC_1079.JPG

DSC_1097.JPG

在南方澳還有一個景點就是內埤海灘,位於南安國中附近。這個內埤海灘也是事後,在網路上搜尋才發現這個景點,連同武暖石板橋一樣,下次有機會再來探訪。

DSC_1108.JPG
南方澳南天宮

南方澳南天宮有香客大樓,但這僅限包遊覽車前來的一整團香客才能投宿,因此只好折返回蘇澳車站前,尋找今晚的住宿地方。

【宜蘭蘇澳】廟口油飯
DSC_1111.JPG

DSC_1113.JPG
油飯

DSC_1116.JPG
金針排骨湯

DSC_1120.JPG

【宜蘭蘇澳】親家母飛虎魚丸
DSC_1109.JPG

DSC_1122.JPG

DSC_1124.JPG
飛虎魚丸

DSC_1125.JPG

環島那麼多次,每次都是用趕路的方式,來到蘇澳。這次卻是這麼早就抵達蘇澳(下午6點半前),實在是很神奇!


GJ1
預計路程:台北永和 > 宜蘭蘇澳
實際路程:
台北永和 > 新店捷運站 > 台9線 > 宜蘭礁溪 > 宜蘭 > 羅東 > 冬山河親水公園 > 台2線 > 南方澳  > 宜蘭蘇澳

車行時間:6時46分55秒
里程:124.27公里
平均速度:18.3 KM/Hr 
最高速度:46.0 KM/Hr 
總里程數:5759.1公里
累積總里程數:15759.1公里

環島累積里程:124.27公里

活動時間:0600 ~ 1830
住宿:1000/3人

金華冷泉旅館  (有脫水機、洗衣機,單車可攜入房間內)
宜蘭縣蘇澳鎮冷泉路1號
TEL:03-996-2526 

路線:

Bike route 413529 – powered by Bikemap 


瀏覽更多照片:  2010-03-06  台北永和到宜蘭蘇澳

美食地址:
【宜蘭頭城】北宜蛋之家

【宜蘭礁溪】Q蛙撞奶

【宜蘭蘇澳】廟口油飯
宜蘭縣蘇澳鎮南方澳江夏路9號 (南天宮附近的郵局旁邊)
TEL:03-996-3961

【宜蘭蘇澳】親家母飛虎魚丸
宜蘭縣蘇澳鎮南方澳內埤路192號
TEL:03-996-2430

環島路線規劃 – 6

DAY1  台北 > 蘇澳
          台北 > 台9線 > 礁溪 > 台2線 > 蘇澳    約105公里
          景點:宜蘭縣議會、傳統藝術中心、冬山河自行車車道、南方澳           
 

DAY2  蘇澳 > 花蓮光復   
         蘇澳 > 台9線 > 光復    約146公里
          景點:粉鳥林漁港、七星潭、東華大學、光復糖廠           
 
DAY3  花蓮光復 > 台東
         光復 > 台11甲 > 豐濱    約19.3公里
         豐濱 > 台11 > 長濱    約36.3公里
         長濱 > 台30(玉長公路) > 安通    約16.3公里
         安通 > 台9 > 富里    約19公里
         富里 > 台23(富東公路) > 東河    約46公里
         東河 > 台11 > 台東    約33公里
         共169.9公里

          景點:太巴塱部落、長虹橋、北回歸線標誌、玉長公路、富東公路、黑森林公園

DAY4  台東 > 高雄
         台東 > 台11 > 知本    約15公里+2.2公里(連接至台9線) = 17.2公里
         知本 > 台9 > 楓港    約84公里
         楓港 > 台1 > 高雄-九如路口    約83.8公里  (高雄楠梓    約93.7公里)

         共184.2公里

           景點:多良車站、萬金聖母堂

DAY5  高雄 > 嘉義
         高雄 > 台1線 > 嘉義    約112.7公里

         景點:後壁車站、北回歸線標誌

DAY6  嘉義 > 阿里山

         嘉義 > 台18 > 阿里山    約78.4公里

 

DAY7  阿里山 > 彰化
          阿里山 > 台18 > 塔塔加    約20.3公里
          塔塔加 > 台21 > 苗圃    約67公里
          苗圃 > 台16 > 集集    約12.7公里
          集集 > 139縣道 > 彰化    約50.7公里

          共150.7公里

DAY8  彰化 > 新竹  (路線暫定)
           彰化 > 台中 > 台3線 > 豐原 > 苗栗 > 新竹    約144.6公里


              景點:東海大學、東豐自行車車道、龍騰斷橋

DAY9  新竹> 台北  (路線暫定)

          新竹 > 台1線 > 台北    約80公里

2009-07-31 台中大甲 > 台北永和


一如往常,5點半多就已經清醒,待盥洗與整理行李後,便牽著車子搭乘電梯下樓。
經過櫃檯時,看見老闆娘躺在涼椅上呼呼大睡,於是只好偷偷地將房門鑰匙放在櫃檯上,便走出飯店,展開今天的旅途。

DSC_1609.JPG
大甲鐵战山

西部的風景較為單調,所以今天打算沿著台1線,來個海線鐵道之旅。

台鐵海線的車站,從竹南往南,依序的站名分別為竹南、談文大山後龍、龍港、白沙屯、新埔、通霄苑裡、日南、大甲、台中港、清水、沙鹿、龍井、大肚、追分、彰化等18站。而在日據時期建造的木造車站共有五座,分別為談文、大山、新埔、日南、追分,除追分車站外,其餘的車站皆以同樣的藍圖建造而成。

DSC_1613.JPG
苑裡車站

不論是騎機車或者騎單車環島,每次經過苑裡時,都是沿著台1線走,鮮少會進入市區。趁著這次獨自騎乘著單車機會,改變一下過往的習性,就直接進入苑裡市區閒晃。

DSC_1616.JPG
不知道這幾隻大煙囪算不算是通宵的地標

唸大學時,偶而搭乘火車往來台北與彰化之間。記得曾經聽Coulo說過,搭乘台鐵海線火車,當你看見大煙囪時,表示已經到通宵,而離彰化也不遠了。

DSC_1621.JPG
通宵車站

DSC_1644.JPG
白沙屯車站

DSC_1635.JPG
白沙屯拱天宮

依稀記得第一次單車環島,經過白沙屯恰巧遇上媽祖遶境。那時候整條台1線上,停滿了遊覽車,路旁滿滿的都是人群,好不熱鬧。這次再次到訪白沙屯,就走進村落,無目的地亂逛。

DSC_1628.JPG

DSC_1630.JPG

DSC_1650.JPG
後龍車站

DSC_1653.JPG
大山車站

當時興建的海線古老木造車站,包含談文、大山、新埔、日南、追分等站,簡易標準形式的站房設計,概以日式木造為主體,其建築風格皆十分近似,如不等斜三角形屋頂、Y字形廊柱環列、入口雙木並立、屋頂側邊圓形之牛眼窗及夯土牆(以竹條橫直編織成牆面的內部支撐附著結構,再用泥土和米糠混合塗抹)構造等特色,讓海線鐵路益顯古意盎然,近幾年來,這些木造車站吸引不少鐵道迷造訪,連婚紗業者也絡繹前來。

– 摘自  台灣鐵路管理局

DSC_1656.JPG

DSC_1660.JPG

DSC_1664.JPG
木造柵欄的剪票口與Y字形廊柱

DSC_1665.JPG
屋簷下有個牛眼窗及兩個矩形氣窗

DSC_1668.JPG

DSC_1670.JPG

DSC_1675.JPG

DSC_1682.JPG
談文車站

DSC_1686.JPG

DSC_1692.JPG

DSC_1695.JPG

DSC_1696.JPG

DSC_1702.JPG
頭份

DSC_1703.JPG
香山車站

DSC_1706.JPG

來到香山車站時,大約為上午10點多,還剩下快80公里的路程,初略估算時間,最快也要下午2點多就可以回到台北。

本來想一刻不停歇的趕回台北,但還是輸給炙熱的艷陽。中午12點多,躲進湖口的某家全家便利商店,喝著冰涼的汽水,暢快的消暑一番,但這一待,也足足停留快40分鐘。

不知道是不是約接近台北,耐熱的意志力越來越薄落,一路上也是走走停停,直到下午4點多才抵達家門。

GJ1
預計路程:台中大甲 > 台北永和
實際路程:
台中大甲 > 台1線 > 苗栗通宵 > 白沙屯 > 後龍 > 新竹 > 中壢 > 桃園 > 台1甲線 > 110縣道 > 台北鶯歌 > 樹林 > 土城 > 中和 > 台北永和

車行時間:7時37分55秒
里程:164.34公里
平均速度:21.5 KM/Hr 
最高速度:46.1 KM/Hr 
總里程數:5168.1公里
累積總里程數:15168.1公里

環島累積里程:1126.54公里

活動時間:0545 ~ 1610

路線:

Bike route 377149 – powered by Bikemap 

Previous Older Entries